学术动态

学术动态

“子衿讲座”第96讲顺利举行

发布者:刘芳   发布时间:2025-04-18

2025年4月17日晚,浙江大学董氏文史哲学术沙龙“中德文学交流史话”讲座系列第34期暨“子衿讲座”系列第96期顺利举行。本次讲座以“文学的跨媒介研究”为主题,主讲人为南京大学全球人文研究院院长何成洲教授,与谈人为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郝田虎教授,主持人为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刘永强教授。

讲座伊始,何老师以《听琴图》、昆曲、《黑神话:悟空》、《哪吒2》等古今艺术范例为引,点明跨媒介文学艺术的历史脉络与当代活力,由此展开对“跨媒介性”的学理阐释。他首先厘清概念框架,将跨媒介性归纳为四种类型:跨媒介混合、跨媒介指涉、跨媒介转变及超媒介性。与此同时,何老师尤为强调,研究若止步于现象描述——仅追问“是什么”而忽略“为何如此”,则易陷于表浅。真正的跨媒介研究需穿透形式层面,叩问艺术家的媒介选择与思想表达的深层关联:为什么有这种跨媒介现象?艺术形式为什么要这样安排?这对思想的表达有什么特殊的贡献?跨媒介艺术形式的创新与思想内容的挖掘如何得到统一?

由此,何老师转向方法论探讨,提出“跨媒介+”的研究路径——将媒介问题与物质性、主体性、历史创伤、当代性、文化干预等核心议题串联。他通过四大专题(“作品内不同媒介的混合”“跨媒介的指涉”“跨媒介的转换”“跨媒介的表演性”)展开论述,以柯军的先锋昆曲、《歌剧魅影》、伍尔夫《幕间》、莫言《檀香刑》《红高粱家族》与《图兰朵》等具体案例,将“表演性理论”“文学作为事件”等抽象理论具象化,使听众在具体研究案例中深切感受到跨媒介研究的研究张力。

何老师图文并茂、深入浅出、生动有趣的讲座点燃了在场所有听众的热情。讲座接近尾声时,何老师和与谈人郝田虎教授、主持人刘永强教授以及浙大外院的赵佳教授、张慧玉教授、陈新宇教授、庄玮长聘副教授,还有现场慕名而来的老师和同学们就“跨文化与跨媒介”“行动者网络理论如何影响文学批评”“表演与表演性理论”“文学作为事件”“文学史的重写”“文学研究与数字技术”等多个话题进行热烈探讨与交流。讨论既涉理论前沿,亦关实践反思。这场兼具学理深度与现场感染力的讲座让现场师生直呼受益匪浅,翘首期盼何老师的下场讲座。

讲座现场留影


文/:陈子轩/褚天宇

浙大外国语学院“子衿学社”

德国文化研究所/德国学研究所



联系我们

电话:0571-88206044

邮编:310058

地址:杭州市余杭塘路866

官方微信学生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