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美国杜克大学博士、贝洛伊特学院英语系教授John Rosenwald的讲座 “Approaches to Writing in an Academic Environment: An Abstract”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成功举行,《贝洛伊特诗歌杂志》编委会成员Ann Arbor与杭州师范大学资深教授殷企平担任与谈人。讲座由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孙艳萍副教授主持,外国语学院硕博研究生共同参与。
讲座伊始,Rosenwald教授从自身的学术背景与经历出发,指出学术研究的标准。他介绍了在杜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经历:在导师Lionel Stevenson的悉心教导下,他对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进行了深入研究。到了1960年代,美国学术环境发生了转变:高校文学课程不仅于侧重历史研究与文学作品的分析,还新增了文学创作的内容。在这一背景下,Rosenwald教授积极应对学术环境的变化,将研究目光投向诗歌中的“mechanics of music”(音乐机制),教学内容也由此拓展至诗歌分析与创作。然而,他也明确指出,无论学术环境如何变化,学者开展研究需要遵循四项标准,分别是:精心选择研究主题,细致关注研究问题的历史脉络,了解研究主题的研究方法,以及确立研究内容的时代价值。

接着,殷企平教授对Rosenward教授的观点作出了回应,引申出“taste”的概念及其在学术研究中的重要性。作为John Rosenwald教授与Ann Arbor编辑的好友,他首先对两位学者在学术研究的贡献与教育领域的热爱表示称赞,肯定了Rosenward教授提出了学术研究四大标准。他进而谈及研究生普遍存在的“选题焦虑”,邀请学生分享寻找研究问题的方法。博士生计郑澳和陈博阳结合自身科研经历,认为应在大量阅读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找寻新论点。殷教授对两位同学的学术考量予以肯定,进一步指出研究问题需兼顾学术与非学术考量,要明确自身的研究兴趣,并思考研究对世界的价值。同时,他表示学术研究需连接专业知识与公共话语,学术追求需要有一定的学术品位。在殷教授看来,“taste”能让人发现研究领域中的“美”,理解自身学科的重要性与价值。它也能让人具备全局视角,从多维度切入知识,站在更高层面审视已建立的知识关联。研究生既要精通自身学科,也要了解相邻学科,明确自身学科在整体知识体系中的位置,以培养自身品味。此外,“taste”也包含辨别力、鉴赏力,是判断研究价值的重要能力,尤其体现在我们筛选使用一手材料与二手材料的能力。谈及研究材料的优先级时,博士生林啸提出,一手材料能够激发研究兴趣,让人发现学科之美。基于此,殷教授肯定了一手材料的重要性,同时强调“在部分情况下二手材料更加重要”。

在自由讨论环节,三位学者鼓励同学们积极提出有关学术研究与学术写作的相关问题并予以解答。硕士生马逸凡表达了对于研究问题与前人重合、缺乏原创性的焦虑,Ann Arbor编辑予以回应。Arbor编辑分享了她身边的鲜活案例:她的诗人朋友 Henry总觉得自己的想法被前人说尽,每次分享会却仍能写出独特风格的诗歌作品。由此,Arbor编辑强调了“个人视角与表达”的重要性,鼓励学生不必畏惧重复,要结合当下视角提出新问题。硕士生周莘杰提出,他困惑于文学作品中音乐性的表达以及研究过程中相关术语的阐释。Rosenwald教授以福克纳、海明威、伍尔夫的文风差异为例,表示音乐性与作家思想、表达形式深度联结。Arbor编辑则以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为例,指出诗人创作的小说中仍有诗歌的语言美感,提出承载音乐性的形式随时代与创作者的身份而变化,鼓励关注形式与内容的动态关系。在术语阐释的层面,Rosenwald教授认为应在先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当下视角提出新理解。

讨论结束后,John Rosenwald教授与Ann Arbor编辑带来了诗歌朗诵与歌曲表演,将现场的气氛推向高潮。两位学者选择的诗歌是诗人罗伯特・勃莱(Robert Bly)的《冬日蚂蚁》(The Winter Ant),婉转悠扬、饱含深情的朗诵让在场听众深刻感受到文学之美。他们指出,诗中的“carapace”(外壳)象征人们因创伤而隐藏真实自我的状态,想以这首诗鼓励学生表达自身的真实情感。朗诵过后,两位学者热情洋溢地演唱了美国经典歌曲,Arbor编辑进一步对学生寄语,激励学生以积极乐观、持续进步的态度对待学术与人生。

讲座的尾声,孙艳萍老师代表师生向三位学者致以诚挚的感谢,表示这次讲座在形式与内容上别出心裁,令人印象深刻。最后,Arbor编辑强调了中美人文交流的重要性,认为在座师生的学术研究与真挚情感都是赠予世界的礼物。

此次讲座以互动交流为导向,围绕研究生学术生涯发展的核心需求,主讲人及与谈人结合自身的学术经历与生活体验,强调学术研究需兼顾学术价值与人文关怀,既要培养能发现知识关联、拥有全局视角的学术品味,也要摒弃功利性心态,从自身的学术志趣入手,产出具有研究意义的学术成果。本场讲座令在座师生受益匪浅,在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
图/文 陈博阳
浙江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
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二级学科点
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英文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