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学术动态

王永、薛冉冉受邀参加第三届帕斯捷尔纳克国际学术研讨会

发布者:朱美洁   发布时间:2025-10-28


 2025年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诞辰135周年。1022日至23日,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俄语所王永教授、薛冉冉副教授应俄罗斯鞑靼斯坦共和国科学院之邀,参加了在喀山举办的第三届帕斯捷尔纳克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俄罗斯本国多所高校及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的帕斯捷尔纳克研究专家参加了本次盛会。鞑靼斯坦共和国科学院院长米尼汉诺夫、俄总统驻伏尔加河沿岸联邦区全权代表办公厅鞑靼斯坦共和国联邦首席监察员杰米多夫等嘉宾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

王永在大会上做了题为《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在中国》的主旨报告。她从2020在浙江大学举办的纪念帕斯捷尔纳克诞辰13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切入,以此作为中国帕斯捷尔纳克研究与此次会议的呼应。发言中,她介绍了帕氏在中国的翻译及研究概况,基于相关数据对中国学者的研究及大众接受度做了统计分析,并深入阐述中国帕氏研究薄弱环节以及大众接受难度的原因,强调中俄两国学者开展密切学术合作的重要性。薛冉冉在线上做了题为《<日瓦戈医生>中的声音叙事特征》的发言。她从“声音景观”切入,精准阐释了小说声音叙事的三个层次:对宏大时代之声的“高保真”记录、对珍贵个体之音的诗意珍视,以及对自然静谧之乐的哲学升华,从而揭示了其精妙的艺术价值。

 

会议期间,王永教授还受邀前往奇斯托波尔,参观了历史博物馆及帕斯捷尔纳克纪念馆,并接受了瓦列耶夫院士的赠书《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在奇斯托波尔(1941-1943)》。二战期间,诸多著名作家和艺术家被疏散到此地,帕斯捷尔纳克在此居住和工作了近两年时间。据介绍,这段经历是帕氏从诗歌转向小说的转折点,也是《日瓦戈医生》创作的起点。

 

王永教授和薛冉冉副教授作为受邀的中国代表,在喀山国际学术研讨会期间展现出的学术水平及个人风采,得到了与会专家的一致赞誉。这不仅是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事件,也展示了中国学者的丰硕成果,为中俄文学交流及中外文明互鉴做出了贡献。



俄语语言文化研究所


联系我们

电话:0571-88206044

邮编:310058

地址:杭州市余杭塘路866

官方微信学生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