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党建业务互融互促,强化本科生党支部建设,推动本科生党支部建设德育共同体、学习共同体、发展共同体、文化共同体,2024年9月学校遴选产生了浙江大学第二批本科生党建业务互融互促示范党支部创建单位。通过一年的培育创建,24个党支部的培育创建情况经院级党组织初审、专家评审后通过验收。其中,外国语学院本科生第三党支部顺利通过验收。
在外国语学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外国语学院本科生第三党支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外语学科特色,积极探索构建“思想引领+专业实践”双轮驱动工作机制,扎实推进党建与人才培养深度融合,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聚焦“铸魂强基”,筑牢理想信念根基
支部始终把思想建设摆在首位,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载体,推动理论学习入脑入心。创新化打造“语你共悦读”品牌活动,组织马克思主义经典原文与外译文研读。立体化构建“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双轮培养体系,实现“原文研读—外语翻译—宣讲实践”的闭环活动。沉浸式开展实地教育,走访廉政教育基地、联合国工发组织、马兰工作室等,强化纪律意识与使命担当,推动理论学习与实践感知深度融合。

图1:组织开展“语”你共悦读读书会,学习阅读各国的马克思主义经典原文

图2:支部党员在乌镇互联网大会等场合讲党课,推动理论学习入脑入心

图4:支部成员走访龙门古镇廉政教育警示馆,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

图5:支部成员走访联合国工发组织,激发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图6:支部成员走访马兰工作室,汲取榜样力量,弘扬无私奉献的优良传统
聚力“履职践诺”,服务国家战略与基层民生
支部紧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结合外语专业优势,组织党员赴广西、云南、四川、浙江等地开展支教与社会实践,助力乡村振兴;积极参与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志愿服务,讲好中国故事;联合医院、社区开展常态化志愿服务,探索基层服务长效机制。健全党员发展机制,严格规范发展程序;完善党员谈心谈话、党费收缴等制度,创新工作方式,营造良好支部氛围;助力党员成长发展,以务实作风助力同学成长成才。

图7:支部党员赴广西、云南、四川等地开展支教,将青春写在祖国大地上

图8:4名支部党员担任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志愿者

图9:支部与社区医院开展长期结对志愿服务
聚能“先锋培育”,推动党员全面发展
支部坚持党团班一体化建设,以党建带团建筑牢青年思想阵地:下设西班牙语2201团支部获评浙江大学“周恩来班”提名奖,2名党员获评“浙江大学优秀共青团干部”、6名党员获评“浙江大学优秀共青团员”。注重价值引领树典型,以榜样示范凝聚先锋力量:1人获评浙江大学十佳志愿者,1位党员荣获浙江大学本科生党员党务知识技能大赛二等奖、浙江大学2025年思政微课大赛三等奖,展现了扎实的理论功底与良好的精神风貌。立足学科特色育人才,以专业优势服务国家战略:争创期内,1名党员入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2名党员通过外交部遴选;2名支部党员入选研究生支教团。

图10:支部成员李响获评浙江大学十佳志愿者称号
回顾创建历程,外国语学院本科生第三党支部以“思想引领+专业实践”为主线,推动党建与业务在目标、制度、组织、平台等方面深度融合,实现了政治功能与育人实效的双提升。下一步,支部将持续深化“双轮驱动”机制,拓展国际传播、基层治理等实践平台,着力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外语人才,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