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

外国语学院第十届高层学术论坛暨求是导师学校系列活动成功举办

发布者:刘芳   发布时间:2023-11-24

1117日,外国语学院第十届高层学术论坛暨求是导师学校系列活动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成功举办。本次论坛主题为“AI时代下的外语学科发展”,围绕这一主题展开智能时代外语学科未来发展的互动对话和深入交流。学院借此契机举办求是导师学校系列活动,进一步聚焦主责主业、矢志育人育才,推动卓越研究生教育。

(夏群科教授致辞、董燕萍教授主持)

论坛主会场邀请浙江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夏群科教授致开幕辞,夏院长向远道而来的专家表示热烈欢迎,介绍了学校研究生教育的使命愿景,强调研究生教育在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中肩负重要使命。他肯定了外国语学院在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中的成绩,表示本次论坛具有重要意义。开幕式由外国语学院院长董燕萍教授主持,学院党委书记罗泳江、党委副书记费兰兰等院领导出席开幕式。

(郭英剑教授主旨报告、张慧玉教授主持)

中国人民大学郭英剑教授以题为《研究生的人才培养:我的思考与实践路径》开场,探讨了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培养理念和目标,强调了硕士生和博士生应具备的学术意识和学术能力,以自身经历为例,分享研究生培养心得。

(杨平女士主旨报告、郭国良教授主持)

《中国翻译》杂志杨平主编,以《从国际传播实践与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看翻译学科发展》为主题提出翻译专业教育和学科发展应服务国家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和对外话语建设,并认为人工智能技术将带动翻译学科划时代的发展,加速推动翻译研究对象、方法和资源的革故立新。

(蒋承勇教授主旨报告、赵佳教授主持)

浙江工商大学蒋承勇教授在题为《科学发展与文明演进中的文学——谈19世纪欧洲科学与文学之关系》的报告中,讨论了欧洲科学时代与文学发展关系。他指出,文学与科学在冲撞中保持着勾连与融通,诸多科学术语作为文化隐喻移植到文学批评,倡导研究融通科学史、文明史和文化史。

(周鹏教授主旨报告、乐明教授主持)

浙江大学周鹏教授在题为《跨语言、跨发育阶段、跨群体对比视角下的儿童语言加工能力研究》的报告中,介绍了针对孤独症儿童特点设计的眼动实验范式,对比了典型儿童和孤独症儿童的语言加工能力,发现两者之间存在非语言的认知资源差异。他以此构建了儿童语言加工模型,为理解儿童语言能力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

当天下午,求是导师学校沙龙在东六227顺利举办,论坛由副院长张慧玉、院长助理苏忱主持。研究生院学科建设处副处长梁君英教授介绍了学校导师队伍建设现状,深入解读学校和教育部出台相关文件,并传达了浙江大学“四有”好导师工作体系。梁君英教授强调,要进一步完善学生学位论文全过程管理工作,提升学位论文质量。

(梁君英教授、王永教授、高奋教授做分享报告)

王永教授分享了俄语所五好导学团队建设经验,介绍了五好导学团队评奖规则、俄语所的团队特色及良好的导学关系。随后,高奋教授分享了导学关系中的问题和方法,从导学关系、学业指导、就业指导等方面展开阐述。

(张慧玉教授、苏忱副教授主持)

在自由交流环节,国际组织与国际交流专业导师谢贵平教授、米红教授,德语专业导师刘永强副教授分享了各自导师生涯中的宝贵经历和珍贵经验,随后各位导师展开热烈讨论。

(谢贵平教授、米红教授、刘永强副教授分享心得)

董燕萍院长在最后的总结发言中表示导师工作事关学校、学院、学科的发展,“导”与“学”也是教学相长的过程,同时代表学院对导师们的育人工作表示感谢。

学术分论坛围绕语言学、文学、翻译学和区域与国别研究四个研究方向分两个会场同时进行。

(学术分论坛I

百人计划研究员滕琳、特聘副研究员陈振铎、百人计划研究员刘益光和周露教授、百人计划研究员Will Greenshields、特聘副研究员Weijie Ring Zhao分别探讨了数智协同写作、外语学科与区域国别研究的共生关系、人机翻译差异和悲观主义诗学的现代价值、写作的学术思想史、文学研究中人工智能的潜力和局限等话题,并与参会者展开深入地交流。两场分论坛分别由百人计划研究员胡洁、刘永强副教授主持并点评。

(学术分论坛 II

本次论坛恰逢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在智能技术时代背景下,积极探索人工智能与外语学科发展交汇融通的新方式,以智促研、以研促育是未来外语学科发展的新推手。站在历史新起点,学院将努力紧跟时代步伐,汲取业界精粹,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优秀学科新征程贡献力量。

科研与地方合作科

11月24日


联系我们

电话:0571-88206044

邮编:310058

地址:杭州市余杭塘路866

官方微信学生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