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

紫金港跨学科国际讲坛2023年第15期:“领航前沿讲座”在浙江大学成功举办

发布者:刘芳   发布时间:2023-11-27

11月22日,由浙江大学世界文学跨学科研究中心主办的紫金港跨学科国际讲坛2023年第15期“领航前沿讲座”以线上线下结合方式成功举办。《现代语言季刊》(A&HCI)前主编、美国华盛顿大学马歇尔·布朗(Marshall Brown)教授以“布莱克和华兹华斯对于爱的诠释”为题作精彩讲座。讲座由浙江大学世界文学跨学科研究中心杨革新教授主持,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本硕博学生共同参与。

布朗教授首先解析了布莱克《天真与经验之歌》(“Songs of Innocence and of Experience”)的题目和封面,指出天真(Innocence)与经验(Experience)本是相对的概念,而封面的插图又暗示着其双方的界限并不明确。由此,布朗教授引出本次讲座的关键词之一,同时也是布莱克诗作的创作特色:对立状态(ContraryStates)。

接着,布朗教授以布莱克的《伦敦》(“London”)和《爱的花园》(“The Garden of Love”)为例,分析了布莱克是如何通过诗歌揭露城市和教会对人类爱的束缚与扼杀的。《伦敦》是一首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味的诗歌。透过诗歌,我们可以听到城市中各种各样的悲鸣,看到人们面孔上的“心灵的痕迹”(marks of weakness, marks of woe),感受到人们的自由和幸福被权力和制度无情剥夺和摧毁。诗人使用“婚姻的灵车”(theMarriage hearse)和“新生儿的哭泣”(the new-born Infant’s tear)两个矛盾意象,暗示了爱和生命在城市中被扭曲。诗人眼中的“痛苦”或许就是伦敦的“痛苦”,抑或是诗人认为腐朽的伦敦应当经受的“痛苦”。《爱的花园》则是一首具有强烈宗教反抗意味的诗歌。诗人回到了童年时代的花园,却发现那里已被教会的坟墓和小教堂所占据。他感到了无比的愤怒和失望,认为教会是爱的敌人。教会用死亡和罪恶的观念来压制人们的自然欲望和情感,用法律和规则来束缚人们的自由和创造,用恐惧和威胁来控制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诗人呼唤人们要打破教会桎梏,重拾爱之本真。

布朗教授通过分析布莱克的《天堂与地狱的婚姻》(“The Marriage of Heaven And Hell”),向我们展示了他对爱的定义。他指出,《天堂与地狱的婚姻》是一部具有强烈的哲学和神学意意的散文诗,诗人在此展开了一场对话和辩论,他用“地狱的先知”(the Prophets of Hell)的身份,来反驳“天堂的天使”(the Angels of Heaven)的观点,他认为,天堂和地狱并不是绝对的对立,而是相互依存和融合的。善和恶没有固定标准,是相对且变化的;理性和感性不是互斥的力量,而是互补和协调的。诗人主张爱是一种矛盾的统一,既包含了天堂的善和地狱的恶,也包含了理性的光和感性的火。诗人呼唤人们要打破天堂和地狱的二元对立,寻求爱的多元和谐。

继而,布朗教授又以华兹华斯的《1802年9月3日在威斯敏斯特桥上作》(“Composed upon Westminster Bridge, September 3, 1802”)为例,解析华兹华斯对自然和谐之美的赞美。在诗中,华兹华斯呼吁人类用真诚和感恩之心,感受自然和人类的爱的力量。布朗教授又分析了《威斯敏斯特桥上作》(“Composed Upon Westminster Bridge”),认为这是一首具有强烈自然美感的诗歌。诗人在清晨的伦敦,欣赏他从未体验过的城市的宁静和光辉。他认为,这样的景象是“人间的天堂”(Earth has not anything to show more fair),是“心灵的食粮”(a sight so touching in its majesty)。全诗没有表示实际动作的动词,而一切都在表明,如果世界在这一刻静止,它将无比美丽。《抒情歌谣集序言》(“Preface to Lyrical Ballads”)是华兹华斯一篇具有强烈的诗歌理论意义的散文,诗人在这里阐述了他对诗歌的本质和功能的看法。他认为,诗歌是“真情的自然流露”(the spontaneous overflow of powerful feelings),主张诗歌应该用平实的语言来表达普通的事物,应该用感性的心灵感受自然的美,应该用诗意的眼光创造新的世界。

最后,布朗教授介绍了华兹华斯的《汽船、高架桥和铁路》(“Steamboats, Viaducts, and Railways”)。这是一首具有强烈历史和现实意义的诗歌,诗人通过诗歌表达了对工业革命的看法。工业革命之后,愈来愈多的人来到华兹华斯所在的湖区,这给自然生态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诸如汽船、高架桥和铁路等人造之物,虽有其功用和价值,但也破坏了自然之美和人类的情感。由此,诗人主张“爱”应该是一种和谐和平衡,诗人呼吁要用审慎和节制的心对待科技进步。

在讨论环节,同学们积极发言,踊跃提问。杨革新教授总结到,布莱克和华兹华斯的诗歌都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魅力,他们对“爱”的诠释与其所处时代和社会息息相关。本次讲座是“领航前沿讲座”英美浪漫主义系列的延续,布朗教授与杨革新教授系统比较和分析了布莱克和华兹华斯的诗歌,为我们后续品读其他英美浪漫主义作家的作品提供了丰富的参考和启示。

本次讲座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当代西方伦理批评文献的整理、翻译与研究”【项目批号:19ZDA292】资助,特此鸣谢。

 “紫金港跨学科国际讲坛”是以浙江大学的主校区紫金港校区为主场命名的国际大讲坛,旨在为从事人文研究,尤其是为从事文学研究的国内外广大学者群体,提供一个探讨新理论、寻找新方法、传播新思想、交流新信息的跨学科国际交流平台。作为浙江大学世界文学跨学科研究中心基础建设的一部分,“紫金港跨学科国际讲坛”将按类别、分系列推送国内外一流学术成果,开展前沿研究学术活动。讲坛将分为国际一流水准的“领航前沿讲座”,国际一流成果的“领航成果推送”,面向青年学者的“领航跨学科论坛”和面向本科生和硕博研究生群体的“大学生领航论坛”四种主要类型开展学术活动。


文、图:林 啸

主办单位:浙江大学世界文学跨学科研究中心

20231123



联系我们

电话:0571-88206044

邮编:310058

地址:杭州市余杭塘路866

官方微信学生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