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知识”理论及德国文学研究模式国际研讨会成功举行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1-06-09

知识的碰撞

——记知识理论及德国文学研究模式国际研讨会

 

         201164知识理论及德国文学研究模式国际研讨会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东5-201拉开帷幕。此次研讨会由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德国学研究所和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联合举办,吸引了众多中德德语文学研究领域著名学者前来参加。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副所长王炳钧教授主持了开幕式,浙江大学副秘书长、德国学研究所所长范捷平教授致欢迎辞。

 

德国文学研究模式系列研讨会开始于2005年,是国内几名德语文学界知名学者提出的将德国文学研究与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相结合的新模式,最初发起人有北京外国语大学王炳钧教授,浙江大学范捷平教授,四川外语学院冯亚琳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卫茂平教授和复旦大学魏育青教授等。系列研讨会旨在从中国人自己的文化立场出发,探索新的研究方法,接近国际德语文学研究的前沿,实现中国德语文学研究与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的国际化。

 

2005年四川外国语学院第一期“Wahrnehmung感知为话题,到第二期北京外国语大学“Medien 媒介主题,再到后来四川外语学院的“Kulturgedaechtnis 文化记忆以及上海外国语大学“Ritual, Performantivitaet 仪式、述行为话题,该系列研讨会已进行了5期之久。主办学校都是中国德语专业著名院校,吸引了诸多长期从事德语文学研究的学者加盟,涉及的主题也都是国际德语文学研究关注的前沿问题。如今第五期以“Wissen 知识为话题的研讨会在浙江大学顺利举行,标志着浙江大学德语学科取得的成绩受到国内德语界的高度认可与支持。此外,此次活动也得到德国学界的关心,柏林自由大学等德国名校的相关学者教授也积极参与到研讨过程中来。中外学者汇聚一堂,将德语文学的理论研究与人才培养相结合,方便德教授了解中国学者研究动态的同时,丰富了德国文学的接受与传承,促进了德国文化的传播与融入,为国内外知名学者搭建了一个平等交流,共同提高的平台。

 

此次研讨会主题为:知识理论及德国文学研究模式。知识在人类文明进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们在认识自身和外部世界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建立了对知识和经验的生产(复制)、加工、累积、传播等一系列体系,且通过制度化和媒介的介入创造了知识秩序和机制。在不同的时期,文学在这个处于不停建构和塑造的文化网络中起着不同的作用。它是知识秩序的一部分,且由于其特殊性有别于其他话语。因此,研究知识理论及文学研究模式尤为有意义。

 

此次大会中,精彩的报告接连不断,如范捷平教授的《认知、情感、行为-知识秩序倒置的尝试》(<Kognition–Emotion-Aktion: Versuch einer Inversion der Wissensordnung>, 王炳钧教授的《歌德的少年维特中知识问题解读》(<Wissensproblem in Goethes Werther>,柏林自由大学Hans Feger教授的《从艺术独立到文学理论传播以罗伯特.穆西尔斯为例》(<Von der Kunstautonomie zur literarischen Wissensvermittlung-am Beispiel Robert Musils>)等等。两天精彩纷呈的报告以及内容丰富的讨论,中德著名专家学者面对面交流沟通,为德语专业的教师和同学们提供了一个近距离接触研究前沿的平台,丰富了大家的学习生活。前来学习的德语专业研究生、本科生纷纷表示收获良多,希望今后能够举办、参加更多此类研讨会。

 

研讨会于65日晚成功落幕,尽管窗外天公不作美,大雨磅礴,却丝毫不影响教室内激烈的知识碰撞,此次研讨会在热烈友好的气氛中画上了句号。

 

(瞿贞、赵静/报道)

 


 

联系我们

电话:0571-88206044

邮编:310058

地址:杭州市余杭塘路866

官方微信学生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