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溪池畔话科研 短桥曲水映成果
外语学院召开2011年教授与青年学者科研联谊会
12月11日上午,外语学院2011年教授与青年学者科研联谊会在风景秀丽的杭州金溪山庄隆重举行。副校长罗卫东教授,副秘书长兼外事处处长范捷平教授,人文学部主任徐岱教授,人文学部党工委书记沈坚教授,人事处副处长朱晓芸教授,社科院成果推广部部长袁清,人文学部办公室主任瞿海东等出席了会议。外语学院全体教授、各研究所正副所长、青年学术骨干和学院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共同商讨外语学院的科研工作。会议由外语学院副院长王永教授主持。
罗卫东教授代表学校对外语学院举行教授与青年学者科研联谊会表示热烈祝贺。罗卫东说,外语学院近年涌现了一批学科与科研的带头人,在学科建设和科研成果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对比国内外文科学术情况,对外院的科研进展进行了肯定,同时也提出更高的要求。罗卫东教授提出要从教师中发掘人才,通过科研训练自我提升为优秀科研骨干教师,也要关注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方面的引进。他感谢外院长期以来在学科建设上所做的琐碎而艰苦的工作,祝愿外院在科研上有更大突破。
范捷平教授在会上提出,文科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期,承担着大学精神建设的重要任务,外语学科也不例外。外院现在面临着跨文化、学科交叉和人才培养理念等转型,应该加强与各个学科的合作,更好地展现学院集合科研实力,推动学院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徐岱教授代表人文学部对外语学院教授与青年学者科研联谊会召开表示衷心祝贺。他说,外院近年的发展势头突飞猛进,鼓励青年教师以兴趣为依托进行科研工作,建议学院多为青年教授提供条件,教授有责任和义务在科研上带好青年学者,启迪思想智慧,凝聚士气和力量。
外语学院院长何莲珍教授在讲话中首先感谢学校、学部在各个方面对外语学院工作的支持和帮助。她说,近年来外语学科在横向比较上成果满意,学院在科研方面也有长足的发展,期望教授们与青年教师在专业建设、师资培养、教学科研中发挥骨干作用,促进学院各项事业整体持续和谐发展。
在学院各研究所科研经验交流上,语言学研究所副所长施晓伟副教授、应用语言学研究所副所长朱晔副教授、跨文化研究所所长吴宗杰教授,就一年来本所在有影响的学科、有影响的成果、一流的学术研究、良好的团队精神和教授们在科研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做了典型介绍。他们在发言中,对青年学者提出要更好地发挥教授们桥梁与“智囊团”作用,同时展望研究所引领科研精神,更好地发挥科研交流的窗口作用,紧跟国内外学术研究前沿,使科研联谊成为教授们与青年学者温暖和谐的家。方凡副教授代表青年学者就外语学院的青年平台建设、学科方向拓展的思考和青年学者的研究成效情况,向会议做了详细汇报。
会上,与会教师在自由发言时就科研工作难点和热点谈了自己的想法。语言行为模式研究中心主任刘海涛教授提出,教师应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德国所新引进的青年教师刘悦认为,青年教师应主动对老一辈教师的学术研究精神进行传承。同时大家也形成共识,希望利用教授与青年学者科研联谊会及“教授领航”读书会的平台,营造浓厚的学术研讨氛围,广泛交流,互相学习。
下午,参会人员继续围绕学院的教学科研,青年学者论坛和“教授领航”读书会等活动话题,展开了学者之间自由交流。金溪小筑,宛在一方;曲池流水,灿然如金。在欢欣热烈气氛中,教师们心情舒畅,大家还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游戏、歌舞等联谊活动,联谊活动由语言学所何文忠副教授和法语所青年教师史烨婷主持。联谊中,教授们和青年教师各自展露才华,在大家身上共同体现着蓬勃向上、和谐奋进的外院人精神。王永教授在联谊会最后总结时说,感谢大家对学院各项科研工作的支持。今后,期望大家在教授与青年学者横向交流,科研联谊活动内容等方面多提出宝贵建议。整个外语学院教授与青年学者科研联谊会,一直持续到夕阳恋湖水,霞光依照人。
外语学院
2011年12月12日
(李一帅/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