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外语学院2012年班主任、“新生之友”工作茶话会顺利举行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2-01-13

 

2012年元月12日下午两点在东五201会议室,外语学院召开了2012年班主任、“新生之友”工作茶话会。外语学院党委副书记王玲玲老师,教工党总支书记、08级辅导员徐斌老师,团委副书记、09级辅导员何小娇老师以及40余位班主任和新生之友老师一起总结经验,畅谈未来。

会议第一项由各年级辅导员老师向所有老师汇报了年级情况,从年级整体情况、面临的问题到需要关心的学生,让班主任和新生之友老师对外语学院学生的情况有了更全面的了解。接着,王玲玲老师向老师们通报了我院新生之友工作开展的情况,将11级新生反映的好做法和不足都一一与老师们探讨。

外语学院院长助理李媛作为“新生之友”结对教师代表与在座老师分享了自己的经验。李老师曾在德国留学,她首先讲到了德国的“可信任教师”制度,她认为“新生之友”与“可信任教师”有很多共同点。李老师谈到,与新生之友的交流并不是看见过几次面,一起喝过几次咖啡,而是让学生知道在浙江大学偌大的校园中有一位值得信任的老师一直在这里。李老师认为这是一种“小范围、大沟通”,是对辅导员、班主任工作很好的补充,这种灵活的方式更容易与学生亲近。针对新生之友老师要值得信任方面,李老师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营造信任的氛围:一是沟通要有方法、有成效,新生之友老师要多倾听,慢慢说;二是沟通要常规化,李老师每周二都在办公室向学生们开放交流时间,她认为“敲敲门”就能见到会让学生方便与老师交流,同时将这种固定交流与不固定交流相结合,就能有比较好的效果;三是沟通要有内涵,新生之友老师要做到“三结合”:身体力行、牵线搭桥和信息发布,真正关心学生的需要并且有效地帮助他们,让学生们很信任但是不依赖才是好的结果。李老师谈到,新生之友工作看起来是给老师们增加了额外的负担,但是她认为这也是老师的责任,同时也会带来意外的收获,可以通过这几位学生了解同学们共同存在的问题,及时与学校、学院沟通,会更有助于育人的工作,同时也让老师们了解到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最后,李老师讲到了老师们普遍遇到的问题——学生没有时间,李老师认为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学会信任老师,打开心扉,同时学会利用学校提供的资源才能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李老师也建议新生之友工作形式可以更多样,像是外语学院党政办公室四位老师就一起与四个寝室的新生举行活动,这样学生们就有了不只一位新生之友,每位老师也能关注更多的学生。

在校院两级优秀班主任经验交流环节,校级优秀班主任代表傅政老师和卢巧丹老师,以及院级优秀班主任代表王楚楚老师分别分享了自己的经验与收获。傅政老师根据学生们所处年级不同组织不同的有针对性的活动,如预习生活时,重在建立班级的家庭氛围、制定班级规章制度;大一的时候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组织学生们去傅老师家里包饺子;大三根据出国交流学生多的特点,组织出国交流分享会;与班干部一起吃盒饭的“工作午餐制”等等。卢巧丹老师认为一个行政班就是一个大家庭,而班主任就是家长,作为家长要做好班级里的通讯联络工作,卢老师每年都组织全班同学一起拍集体照,记录大学的时光,她和班干部记住同学们的生日,发祝福并送上班级贺卡;卢老师认为班主任还是班级活动的设计者,通过野炊、划船、踏青等有益身心的活动,让学生们有归属感并健康成长。王楚楚老师也谈到在工作中的经验,她强调班主任的工作让自己很感动,学生们毕业时的小贺卡、小礼物都是对自己的莫大鼓励,在这些感动中让工作形成良心的循环,取得更好的效果。

会后很多老师们主动留下来与辅导员和任课老师沟通,很久都不愿离去。通过此次工作茶话会老师们的交流,我们深深为在百忙之中关心学生成长的班主任和新生之友老师们所感动,相信他们的付出一定会桃李满天下,相信他们的真诚一定能结出令人欣喜的硕果!

 

 

 

外语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

2012年元月13

 

 

 


 

联系我们

电话:0571-88206044

邮编:310058

地址:杭州市余杭塘路866

官方微信学生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