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象征资本的大写的“我”——文学市场化与《马丁·伊登》
虞建华教授是国内知名的外国文学研究专家,在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任教的同时还担任了教育部英语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英美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常务理事,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上海市突出贡献专家协会常务理事,作家协会会员,《外国语》、《译林》、《外语与翻译》、《中南大学学报。社科版》杂志编委。本次讲座虞教授为外语学院的师生们带来了对其最新学术研究成果的精彩解读,其风趣幽默的讲演引得在场师生阵阵欢笑。结合新历史主义的视角,从举例小说中的一些有趣暗示开始,虞教授逐步解析作家的创作动机,认为杰克·伦敦在当时的历史环境背景下是个有明显市场动机的作家,《马丁·伊登》可被看做为一则“精神传记”,在表达作者对文学市场化的批判的同时,又迎合了市场的期待。虞教授还同时指出书写的历史都是文本化的,因此几乎所有的自传、传记都是文化建构的产物,都表现了撰写人的意图。因此关注文外研究大于文内研究的文学批评是文学研究导向文化的必然趋势。
讲座为在场的师生带来了很多启发,对把握目前文学研究方面的新动向和学习学术写作都大有裨益,短短的两个小时的讲座时间为大家打开了新视野,赢得了在场师生的一致好评。
英语文学研究所
2012年5月11日
(文/贺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