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交流活动的开始,王玲玲书记首先致词。王书记与在座的同学们分享了她激动的心情。这种心情来源于与已毕业的校友们再相见的喜悦,以及对学生发展的关怀。同时,王书记向同学们提出了听取前人经验、教训与收获,并且使之成为前行动力的希望。
之后,交流会正式开始。此次交流活动中,与会的学长学姐分别是:杜欣雨,罗罡,罗隆翔,缪书玥,许嘉桐,虞启文,张如峰,王婧菁,张磊以及毛韵嘉。在学长学姐幽默风趣的自我介绍之后,同学们提出了大量问题,学长学姐也一一加以解答,总体来说,学长学姐对同学们提出了如下建议。
1. 提升本专业认同感与作为外院学子的自豪感。在工作过程中,必不可少地需要凭借本专业安身立命,你需要一份语言优势以在工作中胜出。而在最初的几年,你的专业就代表了你的能力范畴,不管你是否愿意,你的专业和毕业学校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别人了解你的直观途径之一。如果你可以凭借你的专业提升你的精神境界,从中找到乐趣,则是更珍贵的一种体验了。
2. 学习生活和社会工作是每个大学生的生活主业,但如何抉择取决于你自己。做任何决定都需要认清的一点是,这种生活是否适合你的个性及其他特点。正如王婧菁学姐对学弟学妹们的期望那样:喜欢什么就做什么好了,难得对什么有那么多的热情。如果不知道喜欢做什么,那么找个不那么讨厌的试试,不试怎么知道喜不喜欢。给它个机会。
3. 就业,保研抑或出国在未来对于任何一位外院学子都是一个艰难的抉择。但只要是你真正想要的,任何动机、任何抉择都属于合理范畴。但请勿随波逐流。而不管怎样,都必须以积极的态度面对。
4.你即将或者已经面临你的第一份实习,要热爱它,并充分相信自己有这种能搞定他的能力。如果你已经在实习了,不要过度实习;如果你还没有开始实习,那么用你的能力找一份实习,并且真正用你的能力来面对它解决它,赋予它真正的意义。而在未来的日子里,你的专业和你的行业是否匹配,可以通过实习来感受。
5.不要过度追求象牙塔,有能力和时间的话,尽可能参加实习以及寒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乐趣,但每个阶段并不是相互割裂的。因此,在大学中要不断的尝试,在尝试中寻找适合你的,在尝试的最后加以选择。从大学到社会,角色转换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最后的选择必然是一个深思熟虑的过程,只有这样你才可能成为你想成为的那个形象。
6.大学的经历很多时候再回首不过是一场体验,而体验是为了获得经验。
两个小时的交流座谈活动以许嘉桐学姐讲述自己进入新华社的经历作为终结。在会议结束后,外院老师与学长学姐共同合影留念。同时也有很多学生留在会场,与学长学姐进行学业交流,气氛轻松愉快。
在此次的大型学长交流会活动中,同学们都从校友的经历中获得了一定的收获,相信大家都受益匪浅,能够在今后的学习和社会生活中有更好的发展。
文字/白雪
摄影/吕依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