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外语学院国精班采访原中国驻爱沙尼亚大使丛军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6-09-28

“后G20研究生国际论坛:杭州与世界”开幕式暨外语学院第二届国精班开班典礼于2016年9月19日上午在紫金港东六227厅隆重开幕,浙江大学外语学院有幸邀请到丛军大使作为论坛嘉宾出席会议,并聘丛军大使为国际组织人才项目实践导师。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外语学院主动服务国家全球战略,培养国际组织所需的精英人才,从而更好地发出中国声音、提出中国方案并贡献中国智慧。国际组织精英班应运而生,2015年9月开始,面向外语学院本科生和研究生正式招生。

3.jpg

9月19日下午,浙江大学国际组织精英班三名同学冯钰楚、余郑霁、孔唯洁对丛军大使进行了采访。丛军大使是原中国驻爱沙尼亚大使、原中国驻联合国公使衔参赞、原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王光亚大使的夫人、陈毅元帅之女。丛军大使平易近人、幽默睿智,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耐心、详细的解答。在不到一个小时的采访时间里,我们融进她作为中国驻外使节的峥嵘岁月,感悟到她那绵绵的师长情谊和浓浓的精忠报国情怀!

采访伊始,同学们就大使性别及外交部遴选人才比例问题向丛军请教。丛军娓娓道来:目前各国女性外交官人数都在增加,中国女大使和女总领事人数累计已逾五十多位; 外交部女公务员人数约占总人数的一半。当谈及外交部遴选人才女生分数较男生高时,丛军老师解释道:分数不是唯一的考量标准。外交工作有其特殊性。在战乱地区男外交官可能更适合开展工作,这也是出于对女性的爱护。在外交领域,男女是平等的,对男性和女性外交官的要求完全一致,只是各有所长而已。

在采访中我们发现,对大使这个头衔,作为资深外交家的她并不看重。当我们改称她“丛老师”时,在她释然的笑容中,我们看到了做人的豁达和从容。

在回答外交工作涉及的两个群体——外交官及国际组织人员的区分时,丛军说,国际组织人员是独立的,要宣誓不受任何国家的指令,要为国际组织服务,与服务于国家的外交人员是有区分的。

在请教外交官最需具备哪些素质时,丛军脱口而出:“首先要能吃苦!”她强调外交官最重要的是为国家服务,要奉国内指示而非个人意愿行事;另外要有纪律性并具备很强的沟通交流能力。总而言之,外交官首要的是要有坚定的立场。

丛军称赞浙大外院开国精班是有远见卓识的举措; 并以自己多年的外交实践,为国精班的培养模式和有志从事外交事业及进入国际组织工作的同学提出建议:

    ——最需要培养的应该是通才。即通晓国际规则、有专业知识、熟练多门语言、掌握磋商与谈判的技巧等。

    ——要培养能进入国际组织高中层的专业人才。

    ——阅历要广。只有多到国外进行交流实习,开阔视野,加深对外界的了解,才能在此基础上选定自己的职业方向并在未来更好地工作。

    ——拓宽知识学习面,在专业的学习上不好太窄。

    ——对发展中国家要富有同情心。她曾两次到最欠发达国家的考察, 由衷地体会到这些国家面临的困境。

4.jpg

在回答拟从事外交工作的年轻人如何磨砺时,丛军说:外交需要积累,不仅仅外语要好,还需具备磋商、谈判和对外宣传的技巧; 对外交往时更需具备中国文化的底蕴和气度,只有积累到一定程度才会有飞跃。纵观目前活跃在国际舞台上杰出的中国大使,他们都是付出了十几年、二十几年的努力与积累,是一个很不容易的过程。看到有发展前景的年轻人过于浮躁乃至无法在这个领域坚持下去,她感到十分惋惜。因此丛军强调年轻人一定要脚踏实地。她说,外交官最重要的是坚定地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利益,然后就是对外交流。在这方面,大使可以起到架设友好桥梁的作用,到外国介绍中国情况,回中国介绍外国情况。

说到这,透过丛军坚毅的眼神,我们读出了她期盼的声音:“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从她身上,更直接感受到:“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人民的幸福,是当代中国青年必须和必将承担起的重任。”(习近平语)

采访结束,在征得同意,取得丛军通讯方式以备日后讨教时,笔者发现,从军大使手机屏显上方有两个可爱的孩子,画面正中“木兰从军”四字赫然其中。或者这是她对开疆立国父辈的缅怀?或者是对自己过往峥嵘岁月的感悟?抑或是她对后辈也包括对我们的殷切期盼……

 

5.jpg

   

外语学院

                                                           2016年9月20日

 

               


联系我们

电话:0571-88206044

邮编:310058

地址:杭州市余杭塘路866

官方微信学生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