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数国际人才,还看浙里:2018年浙江大学联合国夏令营圆满结束

发布者:高晓洁   发布时间:2018-09-05

北京时间82610时许,随着航班在上海浦东机场安全着陆,2018年暑期浙江大学与国际劳工组织国际培训中心(ITCILOInternational Training Centre of the 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联合打造的“造就新一代全球领导者——联合国大学生夏令营”成功落下帷幕。该夏令营是第三届浙江大学研究生国际工作坊活动之一,得到研究生院经费支持;同时也得到了本科生院国际交流专项经费的支持。 

84日至826日的短短三周时间内,在就业中心副主任谢红梅老师和外语学院国际组织精英人才计划总协调郑瑞老师、核心导师高晓洁老师带领下,我们在都灵培训中心学习、生活,并得以成长。同时三位老师还带领同学们参观了国际劳工组织、联合国贸发会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粮农组织等国际组织,并与各组织的工作人员进行对话交流,为今后进一步达成协商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浙大带队老师与国际劳工组织国际培训中心主任刘延国先生合影;浙大带队老师、祖良荣博士与国际粮农组织伙伴关系与南南合作司副司长冯东昕女士会谈

 

回顾整个夏令营的学习过程,就如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国际培训中心高级项目官员祖良荣博士在开班仪式中所说的那样,紧紧围绕3QIQ: Intelligence QuotientEQ: Emotional QuotientCQ: Cultural Quotient)展开。而在同学们共同的努力下,我们不但圆满地完成了既定目标,而且在各方面都得到了点点滴滴的进步。


——追本溯源——

 

浙江大学素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和未来领导者为己任,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以下简称外语学院)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培养能够更好地发出中国声音、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的精英人才,于201510月启动了国际组织精英人才培养计划。 

根据浙江大学外语学院与国际劳工组织国际培训中心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联手打造大学生联合国暑期夏令营。外语学院于2016年、2017年连续两年选派60余名优秀学生参加该项目。经过两年的成功运行,该项目已成为国际劳工组织国际培训中心的旗舰项目。 

2018年,浙江大学外语学院继续与国际劳工组织国际培训中心合作,举办“开发青年人才,培养新一代全球领袖”联合国大学生暑期实践学习项目,吸引了来自中国科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8所中国一流高校的150名优秀学生。今后也将以更大的规模、更高的质量,继续向前发展。

 2018联合国夏令营全体师生合影

  

——回味无穷——

 

夏令营采用大班授课、小班研讨的方式进行教学;必修与选修、核心与个性课程浑然一体;知识学习与项目实施相辅相成,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全天的学习课程通常分为上下午,上午是大班讲座,百余名同学同在一个教室集中听讲,并且按照教师的不同要求进行演讲、展示等实践活动;下午的活动则是将同学分为三个小班进行分主题授课,选课的意愿完全取决于同学自己。若说上午的课程为理论讲授,下午的课程则是理论的实践。在这些课程中,同学们往往分组进行活动,在有限的时间内,根据教师的要求,完成一个主题展示。 

 

大班讲座;小班实践

 

课程的设置以3Q为中心展开。在智商IQ的培养上,由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国际培训中心邀请的各类专家教授为我们讲授一系列“核心”知识,这些都是我们通往国际舞台之路上必备的基础知识。主要涉及如下方面: 

1)国际组织的相关知识,如联合国系统的简介,国际劳工组织、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与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系等; 

Linda Deelen女士介绍联合国机构体系 

 

2)社会政治经济管理的相关知识,如商业道德、政府法律合作,或是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以及项目周期管理等。

Margarita Lalayan女士介绍小额信贷 

 

3)涉及个人素养方面的知识,例如,如何在多元文化环境中工作,抑或如何培养自己的情商等。

 Lenni George女士介绍多元文化模型

  

这些知识正如补给站,填补了同学们在这些方面的知识短板,同时在同学和老师的互动中,师生互相都能有所进益。 

情商EQ的培养体现在大班讲座和小班专题研讨的实践部分。在同学们团队合作实施项目任务过程中,我们的EQ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正如祖良荣博士在“Developing Emotionally Intelligent Leadership: A Guide for Youth”课上所介绍的那样,EQ就是: 

1)对自己了解Self Awareness(自知者明)——自我管理Self Management(自胜者强);

2)对他人了解Social Awareness(知人者智)——关系管理 Relationship Management(胜人者有力)。

 祖良荣博士讲授情商课程

  

作为国际人才储备力量,不仅要有IQEQ,在多元文化交融的世界中,文化情商CQ的培养也是至关重要的,必须掌握与不同国家和文化的人进行交流的能力。在夏令营中,我们还参访了国际劳工组织、万国宫、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粮食与农业组织等国际组织,亲身体验和认知了多元文化下工作的实况;另外还赴法国尼斯、意大利都灵、罗马、佛罗伦萨、瑞士日内瓦等地进行了文化考察,深入当地文化,与本土民众交流,获得了相当多的CQ经验。

 

参观访问ILO

 


访问UNCTAD、UN万国宫


参观访问WHO


参观访问FAO

 

除此之外,在课余时间,本次学习之旅也紧紧围绕全方面发展的原则,开展了音乐会等文娱活动。同学们大放异彩,既展示了自己的一技之长,又可以在紧张的学习之余,使身心有所放松。

 夏令营音乐会演职同学合影


 

——满载而归——

 

在夏令营课程结束之后,同学们都积极地作了角度各异、文笔优秀的总结,可见收获之丰。 

课堂上,我们各有长进,正如阿瑟•克拉克在墓志铭中所写,“我从未长大,但我从未停止成长”。我们也许永远无法触及知识的边界,却一直在学习知识的路上。从宏观而言,既有曹雨辰同学所说,体验到全面而详细的有关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专门知识,也掌握了许多大学商业管理的相关知识,提高了创新能力。同时,我们还充分理解到了跨文化交际和大学生培养的重要意义,并在参访和交流中予以实际应用。而从微观角度,袁茹凡同学则将每一次课堂看作一场浪漫的约会,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到绿色工作、绿色经济,从企业社会责任到项目周期管理,从跨文化交际到中国书法艺术,又从创新创业管理到社会法律治理。每天都伴随着都灵清晨的阳光,提醒自己保持开放之态和好奇之心。 

而这三周以来的人文之旅无疑是我们的第二课堂。茅铭芝同学眼中的罗马之旅,是“徜徉在罗马的小巷,脚踩着千年的石阶,耳畔似乎萦绕着斗兽场千年之前的呐喊与厮杀声,一不小心就走入了梵蒂冈国界”的时空交错;而威尼斯则是匡柯颖同学回忆中,《情定日落桥》“日落的钟声响起时,我要在日落桥下吻你”的浪漫多情。当多国美景汇入眼帘,我们感受到的不仅是海水的蔚蓝,空气的清新与心情的畅快,更有文化和历史的厚重感。



我们将课堂所学投入生活,我们发现恰如优秀学员方圆安同学所言:“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不用自己的价值观去评价他人的做法,尝试着去理解,去接受。即使超过了自己的理解能力也要捍卫思想的自由和价值观的开放。” 而在与国交往时,吕望洋同学告诉我们,在国际场合一定要最大限度地尊重他国文化,对他人的宗教、礼遇、风俗常存敬畏之心,才能在跨文化交际中游刃有余。

 

——未来可期——

 

从刚抵达都灵时的陌生、紧张、小心翼翼,到三周之后逐渐适应欧洲的生活方式,越来越熟练地在跨文化的环境中与人交流。夏令营的培养模式潜移默化地增长了同学们的3Q,既实现了培养目标,也使不少志同道合的伙伴得以相知。而这一夏令营的初衷——“开发青年人才,培养新一代全球领袖”的理念也初步在同学们心中生根发芽。 

在全球化的新历史时期下,国际社会需要更多的国际人才大显身手,代表各国、代表全人类发声。这就要求国家加大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储备输送力度,以更好地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我国也为世界输送人才。正如茹凡同学所言:“我,联合国,这两个词加在一起对自己意味着无限的可能性,而我们,联合国,这两个词加在一起对祖国来说, 则意味着更广阔的舞台和更坚定的声音。”

浙大师生于夏令营闭幕式合影 

  

21天的考察结束后,国际组织对于我们而言不再陌生,褪去了这层神秘面纱,它的容颜清晰地展现在我们眼前,像一位久违的老友向我们挥手致意。 

来自新加坡的浙大留学生周毅恩同学有感:“This trip has truly been meaningful and memorable. I have benefited much and hope to apply all that I learnt to create a better United Nations, a better world and a great China!” 

作为青年国际人才储备力量的我们也逐渐领悟到,在国际舞台上,不仅要发中国之声,讲中国故事,为中国争取更多话语权;同时也应当心怀世界,放眼未来,发国际之声,讲世界故事。始终秉持着正直的信念、对多元文化的尊重,以专业的水准和为全人类服务的准则,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夏令营虽已行至终程,但并不是我们学习和探索通往国际组织之路的终结,而恰恰是一个新的开端。 

 

昨日种种,皆成今我。

切莫犹豫,更莫哀。

自立立人,自达达人,

但行耕耘,莫问收获!

数国际人才,还看浙里! 

 

 

(部分文字内容汇编自以下同学个人总结:方圆安、何佳、黄含笑、蒋闰婧、匡柯颖、吕望洋、茅铭芝、袁茹凡、张子珺、周毅恩)

 

外语学院

2018年9月1日



文案/黄含笑、郭婕、曹玉

图片整理/陈韵扬、贺湉汐



联系我们

电话:0571-88206044

邮编:310058

地址:杭州市余杭塘路866

官方微信学生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