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日语专业举办“学位论文写作·日语语言研究现状·日本文学译介研究”学术系列讲座

发布者:杨丽秋   发布时间:2019-05-28


2019524日下午,外语学院日语语言文化研究所邀请马安东、王忻、孙立春三位老师举办了学术系列讲座。讲座由阿莉塔老师主持,日语专业研究生和部分本科生参加。

首先,浙江大学马安东教授分享了毕业论文的撰写经验,以文学研究为例,强调了资料查阅的重要性,资料又分为第一手资料和第二手资料,以作者的手稿、日记、书信、读书笔记为第一手资料,中外论文为第二手资料;马教授还传授了在众多资料中筛选自己所需资料的方法,不仅要关注跟自己论文主题相关的资料,还要关注作品的时代背景、社会经济情况。他强调,写论文最重要的一步是论文题目的选择,题目的选择要以自己的知识结构为基准,选题时要考量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是否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题目是否有意义、是否有新意等,最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目。马安东教授的分享帮助同学们明确了毕业论文选题的方向和范围,为同学们的毕业论文选题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接着,杭州师范大学王忻教授以“中国的日语语言研究何去何从”为中心发表了自己的见解,着眼于日语研究的问题和困境,并提出了要振兴日语语言研究的想法。王教授首先总结了日语语言研究的研究历史,分析了从50后到90后教师们对于日语语言研究的变化,发现了日语语言研究目前存在教师数量减少、论文质量不高的问题。他认为日语语言研究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1、全国范围内的日语学习者人数虽多,但科研的产出与学习人数不成正比;2、专业性的学会数量较少;3、学术自信度不够;4、没有能力有英语发表文章、不能与国际接轨;5、研究范围仅限于日语。王忻教授希望通过全国师生的努力,完善日语语言研究的环境、提升中国日语语言研究的水平。

最后,杭州师范大学孙立春副教授以“小田岳夫《鲁迅传》的成书和译介”为题进行了讲座,介绍了小田岳夫的人物经历以及《鲁迅传》对中日两国的影响。小田岳夫虽然在中国不太有名,但是他是得过第三届芥川奖的作家,并且与杭州渊源颇深,在杭州领事馆工作过4年,创作了世界上第一本《鲁迅传》,由此鲁迅的形象借由小田岳夫传到日本。此外,孙老师还找出了中国人翻译的多个版本的《鲁迅传》,比较了各个版本的差异,以及由于翻译的差异导致的社会影响和鲁迅形象的变化。

三位老师的讲座内容深刻,视角敏锐,针对性强,不仅拓宽了同学们的知识面,而且加深了大家对日语学习的理解和研究热情。教授们分享的经验和见解令在座师生获益匪浅。





日语语言文化研究所

                                                 2019525


联系我们

电话:0571-88206044

邮编:310058

地址:杭州市余杭塘路866

官方微信学生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