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14-15日,由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主办的“语义学理论与汉语语义研究”论坛(Workshop on Semantic Theories and Chinese Semantic Studies)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东5-201顺利举办。本次论坛主要以形式语义学及汉语语义研究为主题,来自国内各高校的专家学者们、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以及浙江大学人文学院的师生们参加了此次论坛。
6月15日上午8:20,论坛在东5教学楼201正式拉开帷幕。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院长程工教授致开幕词。程工教授首先对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表达了热烈的欢迎和感谢,并预祝论坛能够成功举办。
紧接着,来自香港城市大学的李宝伦教授、清华大学的刘明明教授、美国纽约大学的李昊泽博士、北京大学的江豪文博士分别为在场的师生带来了极具启发性的报告,内容主要围绕形式语义学的研究,涵盖了以汉语为主,不同语言的跨语言对比研究,如广东话的句末助词,汉语“除了”,英语中的疑问词,以及不同语言名物化结构中量词的类型学研究。在场的学者们针对这些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15日下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吴庄教授、浙江大学的刘莹博士、上海纽约大学张琳敏博士以及复旦大学的沈园教授分别带来了精彩的发言,议题主要包括“是”的儿童习得,汉语分裂式“是”字句的语义,程度结构,以及相互代词等。在座师生们认真倾听、热烈讨论,学术氛围浓厚。
本次论坛是一次主题明确的高水准论坛,与会的专家学者们毫无保留地分享了自己的学术成果,大家的热烈讨论和学术思想碰撞为在座师生带来了很大的启迪。论坛的最后,程工教授致闭幕词,对各位学者们的付出表示了感谢,并且我们也衷心地希望形式语义学和汉语语义研究能够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