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德语专业学业指鉴讲座“小语种、大空间——德语的无限可能”顺利举办

发布者:杨枫   发布时间:2019-06-21

2019614日,杭州的夏意正浓,东六-227的德语专业学业指鉴讲座“小语种、大空间——德语的无限可能”也进行得如火如荼。来自大一、大二、大三的德语学生和老师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德语专业学生未来发展的各种可能。本次讲座由德国学研究所李媛老师主持,出席的老师有范捷平、沈国琴、杨曦红、刘悦、国懿、刘永强和曹玉倩等老师。


在李老师的邀请下,范老师首先就“小”和“大”的二元关系对讲座的主题进行了自己的阐释。在他看来,德语其实不是“小”语种,因为全世界有至少1亿多人在使用德语,德语有着很深的文化积淀。但是我们还是要从“小”的地方做起,始于足下,学好德语。学习德语的过程是缓慢的,但是积累下来的成效惊人。而学习一门语言,更要了解其背后深厚的文化,学习语言背后的思维方式。因为德语就是我们入门所需要的精美的钥匙。因此范老师希望同学们不要轻视语言,要打好扎实的语言基础。

“大”指的是浙大为同学们提供了大空间大平台,可以以德语为依托,从德语跳出去。但是范老师强调,“大”的同时不要好高骛远;同样“小”也不要固步自封、受限于自己的专业

最后范老师表达了自己的殷切期盼,希望同学们可以热爱德语、热爱自己的专业

接着李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浙江大学德语专业的发展历程,介绍毕业生们的各种去向。历年德语专业毕业生在国内外继续深造的比例基本稳定在60%,国内升学的同学通过保研、考研等方式继续学习德语语言文学专业或者进行跨专业修读,赴国外深造的可以参加德语专业与世界名校的直通车或者双学位项目,也可以自己申请。此外还有就业等选择。

紧接着各个方向的学长学姐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的经历和经验。


练斐:浙大博士生+国际硕士双学位

首先是17级博士生练斐,她与同学们分享如何做出选择:首先是要跟从自己,而不是盲目跟风。正是由于本科期间的课程论文和大四参加国际日耳曼学者全球大会(IVG)的收获,使她有了读博的信心。其次是建议同学们多和老师以及学长学姐交流,听听他们的建议。她还向大家介绍了自己参加的浙大-柏林工大硕士双学位项目的概况以及选拔要求。

施思:浙大德语专业保研

其次是15级本科生施思作为浙大本专业的推荐免试研究生,与大家分享保研路上的经历。主要介绍了申请推免的流程,保研的加分项以及如何准备复试。建议同学们平时有条件可以多参加学科竞赛和创赛;获得复试资格时要充分重视保研的面试,做好准备。

赵晨:北大法律硕士保研

15级本科生赵晨作为跨专业外推保研的代表,向同学们介绍了自己的绩点排名情况,并分享了自己的夏令营经历心得。建议同学们多多参加夏令营,一是因为夏令营名额较9月推免会更多;二是有夏令营名额保底,在9月的推免心态会更加自信,可以尝试其他的可能。

杨玢璐:北外国际组织学院保研

15级本科生杨玢璐介绍了北外夏令营的概况,分享了自己的夏令营经历,认为夏令营考核营员的综合能力,浙大德语专业的同学们要对自己有充分的自信。她还向同学们推荐了保研论坛和公众号保研学长说

滕书艺:浙大德语专业考研

15级本科生滕书艺作为考研的代表向同学们介绍了自己在准备浙大本专业考研期间如何进行考前的信息收集和考研准备。考前的信息收集包括对目标院校、目标专业的分析,包括考录比,考试科目,参考书和往年试题等。在考研准备阶段则需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状态。

淦心语:赴德国深造

在出国深造方面由15级本科生淦心语带来了自己的经验分享,她建议同学们大三开始可以准备德福或者DSH语言考试。在语言考试的选择、APS审核以及申请大学的材料准备方面也给出了非常实用的建议。

接着是参加浙大-慕尼黑大学本硕直通车项目14级本科生秦嘉玥、甘琳、卢婕萍在慕尼黑录制的视频分享,曹老师也趁此机会向同学们详细介绍了这个项目的选拔流程。我们得知,今年又有415级学生成功被这个项目录取。

第二个视频来自正在参加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德国汉语教师志愿者”项目,并且正在柏林洪堡大学学习师范专业11级本科生戚正航,他向同学们介绍了自己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涯和学生工作经历,并介绍了国家汉办的汉语教师志愿者项目。

第三个视频中15级本科生丁榕、于千奡带来就业的经验分享,主要是秋招的准备工作、重要时间节点以及她们的实习经历分享。


讲座的第二个环节是南京大学中德法律比较研究双硕士项目的介绍。作为中德法学研究所中方所长,方小敏教授展示了双硕士项目的基础信息,包括研究所介绍,资源支撑,学制,考核方式以及课程设置。接着德方副所长Peter Leibküchler博士阐述了学习德国法学的意义和南大中德法学研究所的优势。

在提问环节,同学们珍惜交流的机会,踊跃发言,针对夏令营,培养方案等提出自己的疑惑,得到了方小敏教授和刘青文博士的详细解答。


学业指鉴系列讲座将会继续,以后会有更多的讲座活动期待大家参与。李媛老师也希望同学们及早做好学业及生涯规划,充分利用浙大、外语学院和德国学研究所的资源,拓展自己的发展空间。她指出学业指鉴采取集体辅导和个人指导相结合的方式,欢迎同学们主动到德国学研究所老师们的office hour中来,寻求他们的帮助。


 

                                                                         浙大德国学研究所

                                                            

联系我们

电话:0571-88206044

邮编:310058

地址:杭州市余杭塘路866

官方微信学生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