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4日周四于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东五教学楼的青荷师生交流吧举办的“汉西互译与西班牙语学习”为主题的讲座圆满落幕。本次讲座请到了西班牙语语言文学博士,北京外国语大学西葡语系主任刘建教授进行相关交流与讨论。
本次讲座主要以西语翻译为主题,为有意向从事西语翻译的同学们进行相关指导。刘教授从人类认知和语言的共性入手,介绍了拉丁语系的普遍语法,又通过举例的方式介绍了拉丁语、英语、西班牙语、汉语的区别即个性。
紧接着,讲座切入汉西翻译的正题,刘建教授运用大量的枚举向我们展示汉语与西语的共性和差异性。二者的共性主要体现在词汇、信息重点和语句结构上;其差异性则在词汇层面、表达视角、语篇结构和语言逻辑等角度表现得较为突出。翻译对于语言学习者而言,意义重大,针对这一点,刘建教授引用了著名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一句话阐明:“翻译是最深刻的阅读方式。只有在为了翻译一本书而读这本书时,才能够最深刻全面地理解全书。”
刘建教授指出,翻译学习在基础阶段的目的是:掌握语言知识、语法知识、词汇知识、修辞知识、语用知识……而在提高阶段则是为了实现跨语言交流、进行文学、报刊、政治文件的翻译等。那么我们将如何在两个阶段循序渐进地提高我们的翻译能力、扎实翻译功底呢?刘教授给出了如下解答:在基础阶段,以包括词法、句法的语法知识和词汇知识等单项技能训练为主;到了提高阶段则可以调用修辞知识、语用知识,详细分析作品的篇章特征。
讲座结尾,我们得到了如下结论:汉西翻译对提高西班牙语的表达水平有辅助作用,对比阅读高质量的原文和译文有助于理解汉语和西班牙语的语言和文化异同,借助翻译学习西班牙语对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有重要裨益。
刘建教授的讲座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看待西汉翻译的视角,更打开了西语学习的窗口,我们作为主修语言文学的学子,应当将语言学习和翻译相结合,对讲座中提到的要点和方法加以运用,为成为汉西翻译人才做准备。
文:纪梦瑶 图:钱依喆
西班牙语语言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