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5日下午4点,浙江大学外语学院俄语所筹备已久的“俄罗斯文学启真讲坛”第一场讲座终于在线上启动了!该讲坛的首位主讲人为俄罗斯当代文学研究专家,莫斯科大学米哈伊尔•戈卢布科夫教授。讲座以“20世纪最后30年的俄罗斯文学”为题,俄语所所长王永教授担任首讲主持人。来自国内30多所高校的老师与研究生等,共计150余名俄罗斯文学研究者及爱好者共聚Zoom平台聆听了讲坛的首次讲座。
戈卢布科夫教授为俄罗斯文学研究界的优秀学者,持续关注当代俄罗斯文坛,最近几年他所提出的关于20世纪文学进程中的时期划分及其科学依据受到学界的广泛认同。在此次讲座中,戈卢布科夫教授首先向大家介绍了战后俄罗斯乡村小说、城市小说,集中营小说等发展到70、80年代时所遇到的境遇,以及3部以俄语字母П开头的作品(《火灾》(Пожар)、《断头台》(Плаха)、《悲伤的侦探》(Печальный детектив))。他指出,后3部作品对人性之恶的书写,预示着俄罗斯文学所面临的新困境与挑战。在大型文艺期刊上,俄罗斯文学在20世纪的三大主要分支的代表性作品陆续发表,进而发展为80、90年代影响“价值中心”形成的重要文学事件,这也为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兴起与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随后,戈卢布科夫教授对1986年开始创作直到2000年出版的小说《野猫精》(《Кысь》)进行了精彩的分析,同时也提出自己的观点,即该作品的成熟预示着后现代主义文学在俄罗斯发展到了巅峰之时。
戈卢布科夫教授的讲座逻辑清晰,详略得当,为听众们梳理出当代俄罗斯文坛的概貌,又让大家对重要代表性作品的精彩之处一睹为快。在讲座的最后,听众们踊跃提问,与教授沟通交流,并且期待戈卢布科夫教授的第二场讲座。同时,参与讲座的高校同仁们纷纷对浙大俄语所近年来持续组织高水平会议、研修班、讲坛表示衷心的感谢。
“俄罗斯文学启真讲坛”由浙大外语学院俄语所发起并主办。该讲坛计划分为四个系列:1)当代文学系列;2)文学经典系列;3)研究方法系列;4)文学翻译及研究系列。每个系列拟举办3-6场讲座。在当代文学系列中,除了今日的莫斯科大学戈卢布科夫教授的讲座外,还将有北京外国语大学长青学者张建华教授的讲座,俄罗斯高尔基文学院院长瓦尔拉莫夫教授的讲座。
“俄罗斯文学启真讲坛”主要在ZOOM平台上直播,致力于成为可以让俄罗斯文学研究者及爱好者共享的高端学术交流平台。我们真诚期待各高校同仁与研究生及广大爱好者的持续关注与参与支持!
图/文 薛冉冉
俄语语言文化研究所
2020年6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