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3日晚上,“中德文学交流史话”第4期讲座如期在Zoom平台开展。疫情或许阻碍了德国学者与浙大师生直接相见的步伐,但知识的流动与传播却不会因此止步。本次线上讲座由德国文化研究所刘永强副教授主持,会议吸引了浙江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德国海德堡大学等中德多所高校的众多师生参与。海德堡大学日耳曼学系主任Andrea Albrecht教授和她的博士生Katrin Hudey共同做了题名为“在‘黄色危险’与‘黄色希望’之间——两战期间德语文学中的中国”的讲座。本次讲座持续了两个多小时,两位主讲人详细介绍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德语文学中的中国形象和对中国题材的文学展现。
Albrecht教授首先就当前学界有关中国形象研究的几个错误观点展开讨论。譬如学界有人认为20世纪上半叶德语文学中出现的“中国热”只是边缘现象,而且德语作家关注的主要是古老的中国,对当下中国的情形并不感兴趣。Albrecht教授指出,这些观点均不符合历史事实。她和她的团队经过多年来的调研和考察,以大量的数据和对图书市场的分析为基础,得出结论,认为这一时期德语文学中出现了名副其实的“中国热”现象,而且有关同时期中国的关注度非常之高。紧接着,Katrin Hudey以图书列表、数据分析图等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展现了彼时德语文学界和图书市场上盛行一时的“中国热”。Albrecht教授强调,中德两种文化间的交织出现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学术等多种领域。
随后,Albrecht教授从时间、作家、文体和理论四个层面总结了德国学界对两战期间德语文学中的中国这一主题的研究现状:时间层面,研究集中在对18、19世纪与20世纪初德语文学的研究;作家层面,学界目前主要关注经典作家作品,忽视了许多其他重要的文本;文体层面,研究界太过重视对虚构文本的考察,纪实性的文本往往只是被当作虚构文学的背景;研究理论层面,至今学界都主要是从异域文化(Exotismus)、逃避主义(Eskapismus)等角度来探讨德语文学中的中国主题。
在仔细梳理和总结两战期间德语文学中的以中国为主题的文学作品后,Albrecht教授与Katrin Hudey一起以布鲁恩格拉伯(Rudolf Brunngraber)的“历史事实小说”《鸦片战争》(1939)为例,展现了德语作家对中国鸦片战争这一历史事件的认知和叙述。在简要说明此书情节后,她们介绍了德国评论界对此书的接受情况,指出对这本书的解读中存在两极分化的问题。通过她们对文本的仔细解读,我们能够看出,文本中的中国形象介于新旧交替之间,既有内政的混乱,却也在向现代的过渡,其中还展现了中国的中医、佛教文化以及特定仪式;而英国在此书中的形象则是带着霸权主义与逐利色彩,其鸦片贸易的非法性和不道德目的彰显无遗。书中的主人公春林则以林则徐为原型,他勇敢地睁眼看世界,与外国文化保持接触的同时,以期对本国文明和自身文化的发展做贡献。
在讲座中,主讲人特意留了多个提问和讨论的环节,以便与听众能够保持较好的沟通。主持人刘永强副教授、华中科技大学的谭渊教授以及部分同学都积极参与了讨论。在讲座后,大家盛赞两位主讲人严谨科学的分析方法,并从讲座中获益颇多。
本次讲座是“两战期间德语文学中的中国”这一主题讲座系列的第一部分,在11月12日,Andrea Albrecht教授与Katrin Hudey还继续为大家进行讲解,重点介绍的文本是基施(Egon Erwin Kisch)的报告文学集《秘密的中国》。
该系列将会继续,以后会有更多的讲座、读书会和青年沙龙等活动。
图/文:许梦颖
德国文化研究所
2020年11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