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喜报 | 我院李媛教授的博士生练斐的学位论文获评浙江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发布者:徐婉睿   发布时间:2022-03-14

202235,浙江大学发布了2021浙江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结果。外语学院2021季毕业生练斐的博士学位论文喜获殊荣!

 

                                                           练斐博士与李媛教授

根据《浙江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办法(试行)》(浙大发研〔202136 号)的规定,学校组织开展了 2021 年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工作。经学位论文作者申请、导师同意、学院(系)推荐,各学科级学位评定委员会初评,各学部级学位评定委员会复评,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全体委员会议审议,2021 年浙江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名单已产生。我院李媛教授的博士毕业生练斐的学位论文《德语词汇长度的共时特征与历时演化》名列其中。

 

练斐的学位论文《德语词汇长度的共时特征与历时演化》将德语词长作为一个可观、可测、可比的研究指标,采用量化分析为主、质性分析为辅的方法,从多个维度系统研究了17-19世纪德语词长的整体特征与演化规律,结合语法、认知、文化、经济等社会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以小见大,揭示人类语言的复杂性、动态性和发展性。

该论文在研究语料、思路方法、研究视角等方面均有创新之处,很好地补充并完善了现有研究:

1)新研究语料:语料由出版于1600-1899年的德语文本构成,语料规模约2000万词次,涵盖四种文体类型(报刊、文学、学术、应用),语料平衡、规模大,且兼具同质性与异质性,为系统探究边界条件对词长的影响创造了有利条件;

2)新思路方法:通过前测对比基于不同词长测量单位与词汇形态得到的结果,确定最适合书面德语的词长测量单位,并明确了以不同词形所得词长结果的语言学含义,拓宽了德语词长的意义范畴;

3)新研究视角:研究围绕大规模、多文体、跨时段的德语语料的词长特点展开,重点聚焦跨文体性与历时性,重视数据阐释;一方面结合语法、认知、社会、文化等因素展开讨论,并融合文体学、篇章语言学、历史语言学、语言类型学等理论进行分析,另一方面与汉语、英语、荷兰语等语言进行跨语言比较,构建了多维词长分析模式

 

练斐在撰写博士学位论文期间获浙江大学争创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资助,该论文外审评阅全部“优秀”、获评校级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成绩充分体现出我校争创优博论文资助项目的意义与成效!

 

专家评价(节选)

“论文选题切合当前语言学的研究方向,具有较好的理论和实践价值。理论上,除了充分借鉴前人研究,还建立了适合本研究历时和共时的理论分析框架,对后人的研究将会有进一步的启发。”

“该论文并不把研究局限于共时,突破了目前常见研究的时间维度,同时也不把研究局限于单一类型文本,这对更加系统地考察词长特征及其演化都是十分重要的。”

“论文结构合理、格式引文符合学术规范、语料丰富、实证分析具有说服力,可以说是一篇优秀的实证性语言学博士论文。”

《德语词汇长度的共时特征与历时演化》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电话:0571-88206044

邮编:310058

地址:杭州市余杭塘路866

官方微信学生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