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其他

分组论坛报道‖“2022文学伦理学批评”大学生国际领航论坛在浙江大学成功举办

发布者:刘芳   发布时间:2022-05-18

2022年5月15日,“紫金港跨学科国际讲坛”系列学术活动2022年第1期:“2022文学伦理学批评”大学生国际领航论坛分组讨论环节共设置52个小组。参会代表围绕文学伦理学批评基础理论与文本分析、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接受与阐释、伦理话语与文本分析、科学选择与科幻文学、伦理教诲与儿童文学、中外诗歌与文学伦理学批评、中外戏剧与文学伦理学批评、中国文学与文学伦理学批评、英国文学与文学伦理学批评、美国文学与文学伦理学批评、日本文学与文学伦理学批评、俄国文学与文学伦理学批评、法国文学与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伦理学批评与菲律宾文学研究、跨媒介与跨学科研究、族裔文学的伦理视角等16个议题展开热烈讨论。

1组由浙江大学博士生楼昱主持,英国华威大学教授韩德尚Seán Hand)评议。本组对帝国叙事、后人类、流散文学、翻译伦理等问题展开了探讨。刘扬分析了伍尔夫《一个人的房间》对帝国主义的再现和解构,指出其最终的伦理选择旨在建构更为人性化的英国性。楼昱以短篇小说《爱德华巴纳德的堕落》为例审视毛姆的东方叙事,剖析了毛姆转向东方的伦理选择与中国逍遥之道的应和。亚历杭德罗·维加·埃斯波西托Alejandro Veiga-Expósito以小说特里斯蒂克鲁尔》(Tristicruel为研究对象,揭示了采掘资本主义模式主导下委内瑞拉的社会政治经济危机,认为该作品提供了一种伦理审美体验。张雨晴以切斯特曼的再现伦理模式为视角,探究了被视为“不道德”的译者张坤德在《英包探勘盗密约案》1896年中译本中的翻译策略及其深层原因。艾曼·哈塔克(Aiman Khattak探讨了后殖民主义流散作家在作品中嵌入“不可接受”内容的原因,以及使这些道德上不恰当的内容变得“可接受”的方式。

2组由兰州大学博士生郭芷彤主持,韩国外国语大学教授林大根评议。本组主要聚焦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类型扩张,对中国古代神话、中国现当代小说以及当代电影中的伦理现象展开了跨学科、跨媒介的探讨。郭芷彤从旱魃形象的嬗变入手,揭示了特定时代集体的伦理选择以及气候在人类发展史上的伦理意义。孔祥骏和王羽榳分别以《兰心大剧院》和《房思琪的初恋乐园》为研究对象,分析作品中的女性困境和伦理身份。张雨欣则根据电影《重庆森林》中的人物着装,探究了电影中女性的伦理身份认同。李佳田的研究着眼于手机游戏《王者荣耀》背后的跨媒介叙事,探讨了《王者荣耀》对中国文化传播的深层意义。秦朗集中研究了郁达夫小说《沉沦》和《南迁》中人物的伦理身份,指出小说主人公“伦理心态”的丰富性和矛盾性。郑喻辰通过分析电影《别告诉她》中人物的伦理选择,深入发掘了东西方价值观碰撞所引发的伦理冲突。

3由浙江大学硕士生李恩、华中师范大学硕士生胡星怡共同主持,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刘茂生评议。本组聚焦文学伦理学批评的基础理论和文本分析,对文学中体现的斯芬克斯因子、伦理身份、伦理选择、伦理冲突做了集中探讨。胡星怡探究了文学伦理学批评体系中自然意志、自由意志、理性意志与伦理选择的动态关系。成奉仪和丁琪瀛聚焦加拿大女性文学中的伦理问题,先后探讨了《绿山墙的安妮》中女主角的伦理教诲与精神成长,以及《你以为你是谁?》中女性人物的伦理身份嬗变。陈浩探究了《吉尔伽美什》中数字“七”的神秘内涵和现代意义。翟美婷重点挖掘美狄亚与中国女性形象在时代变革中的相似性,揭示了女性意识觉醒的共通因素。高慧敏和韩钰娇则聚焦于《俄狄浦斯王》,前者认为主角对于伦理禁忌的认识与当时社会由女权向男权发展有关,后者则将该作与中国古典作品《孔雀东南飞》进行比较,揭示悲剧内涵的异同。何思雨解读了《浮士德》中女性人物玛加蕾特伦理选择背后的人兽冲突。何宝宝探究了《国家的客人》中所体现的人性复杂。何红梅剖析了《垂死的肉身》中主人公斯芬克斯因子的回归。何晓蕾研究《圣经·旧约》中的伦理冲突和伦理选择。

4组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博士生王雨馨、南京师范大学硕士生汪颖共同主持,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刘兮颖评议。本组聚焦于文学伦理学批评视阈下的文本解读。谷雨芃通过分析日本科幻作品《人类灭绝》中现代人类在超智慧人类诞生背景下的伦理选择,挖掘出作者的伦理主张和道德立场,揭示了小说于当代社会的道德警示。罗秋婷、阙飞扬对经典悲剧《俄狄浦斯王》进行了文学伦理学批评解读,不约而同地指出该剧的伦理教诲价值。罗秋婷从伦理禁忌的角度出发,分析俄狄浦斯伦理困境与伦理选择;阙飞扬则通过细读文本总结出悲剧结局的五个成因。马睿泽讨论了《熙德》中主人公的伦理困境、伦理身份以及伦理选择等话题,强调了作品的伦理教诲意义。毛佳艺分析《静静的顿河》中主人公格里高力深陷伦理困境的一生,指出人物的悲剧性的来源是其伦理困境与伦理选择。潘英凤以文学伦理学批评为视角,剖析了《梅奇知道什么》中儿童主人公悲剧的根源。彭秋蓉通过代入历史的伦理环境,分析了《美狄亚》中杀子复仇行为中的伦理选择,同时指出悲剧成因的多维性。苏日娜基于《美狄亚》的社会背景与古希腊伦理道德,阐释了美狄亚的行为选择。孙彩霞则指出美狄亚与郭巨之间的伦理互文性,结合当今的时代语境挖掘文学的教诲意义。任昱欣分析阿喀琉斯伦理结的呈现与解构过程,通过透视伦理秩序的冲突指出荷马作品中的辩证思考。汪颖着眼于《兰纳克:四书一生》中的反面乌托邦书写,剖析小说中时空、人类和社会关系的巧妙构思,揭示小说对现代社会的警示意义。

5组由苏州大学博士生徐龙涛、华中师范大学硕士生黄绮共同主持,华中科技大学教授陈后亮评议。本组聚焦澳大利亚文学、印度英语文学、爱尔兰文学等,从文学伦理学批评基本概念出发,对民族性建构、人与自然关系和家庭伦理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曾正兴以劳森作品为例,对伙伴情谊的具体内涵和民族形象构建展开了探讨。黄绮以《证词》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归家”主体背后的危机和主人公对“爱尔兰性”的追寻。李丁丁通过“共导”原则重释《判决》中的父子冲突,认为《判决》的多义性理解证明了《判决》的伦理魅力。解明畅探讨了《洪水之年》中的科幻生活图景,揭示了作者对环境伦理的思考。王霞分析了男权文化下美狄亚和伊阿宋的伦理选择,认为美狄亚和伊阿宋的选择,既是个性的表现,也是女权和男权斗争下的伦理选择。王雅帆探讨了麦克劳德短篇小说中的“善美合一”,揭示了现代化大潮冲击下弱势群体的无奈与坚持。王毅婕结合文学伦理学批评与“承认理论”,解读了《巴格达警报》中主人公走上暴力之路的伦理动因和伦理困境。吴睿以《爱尔兰童话故事》为研究对象,探析人与自然关系以及人性善恶等伦理教诲意义。项煜杰剖析了《哈迪与伯德》中的历史书写与叙事伦理,揭示小说家的历史书写机制与英国主流清教历史编纂的差异之处。徐楚涵从道德危机及伦理困境等角度展示了《变形记》中人、家庭和社会之间的伦理矛盾和冲突。徐龙涛以《白虎》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小说中印度父性缺失的根源、后果以及主人公父性伦理身份重构的过程。

6由湖南大学博士生李云、南京师范大学硕士生骆耕共同主持,苏州科技大学副教授郭雯评议。本组聚焦科学选择与科幻文学,对身体叙事、家庭伦理、生命伦理等问题展开了讨论。卞含章以坦尼斯拉夫·莱姆的《未来学大会》为研究对象,探莱姆对虚拟现实和元宇宙等“幻象学”的两个主要伦理关切;曹露宁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克拉拉与太阳》中的后现代家庭伦理;程明莎以《双面真相》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数字记忆对伦理选择的影响;豆俊格解读了刘宇坤《人之涛》中的永生欲望与伦理选择樊佳妮透过阿西莫夫的机器人世界,从科学选择的三个层面分析了人机伦理价值;方妍围绕“机器人学三定律”探了《我,机器人》中的伦理选择与伦理困境;龚妍龄聚焦石黑一雄的《别让我走》,分析了科技发展下克隆人的伦理环境、伦理认同和伦理选择;韩文杰着眼于麦克尤恩的《我这样的机器》中的伦理选择和科学选择,探讨了麦克尤恩的反人类中心主义雷依洁以伊恩·麦克尤恩的《我这样的机器》为例,深入分析了人工智能的伦理构建。

7组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于若玢、西安外国语大学李一雷共同主持,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副教授郑杰评议。本组聚焦科学选择与科幻文学,针对人类如何处理与外星文明、克隆人、人工智能之间的伦理关系展开了探讨。李一雷立足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文学立场,分析了人工智能时代下文学的“新异化”。马仁芳挖掘《安德的游戏》中主人公安德所面临的伦理选择。毛雅琼、欧阳瑾瑜皆以小说《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为研究对象,前者探讨了小说中由“智力提升手术”引发的伦理秩序混乱与人的自我认知困境。后者侧重研究赛博时代人类面临的异化危机和伦理秩序构建的隐忧。缪瑶从生命伦理、科技伦理和人类伦理道德三方面入手,发掘小说《童年的终结》中外星他者与地球人类的宇宙博弈。聂志欣揭示了克隆人小说中所体现的人类凝视;史伟丽围绕《克拉拉与太阳》中乔西母亲的伦理选择,剖析人如何处理与科技的关系这一问题;宋皓探讨了《钢穴》中新人机伦理准则的构建;宋爽研究《罗素姆万能机器人》中机器人的身份悖论;唐怡菲聚焦文本《雾霾社会》和《有趣一年的日记》,讨论了气候危机下人类的生殖焦虑。王彩伦分析了科幻小说中“人造人”伦理选择的变化与发展。

8由江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吴栖凤、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李曼共同主持,江南大学吕洪波老师评议。本组聚焦伦理教诲与儿童文学,对经典作家作品以及儿童作品中出现的伦理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曹旭以日本作家村上龙的科幻作品《没关系,我的朋友》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超级英雄贡奇的伦理身份。德央措姆聚焦《拇指姑娘》文本中隐匿的“中心”与“边缘”,从女性主义以及生态自然观探讨了作品中充斥着的隐匿的父权理念和价值观。方敏以王尔德的《快乐王子与其他童话》为例,阐释了儿童文学的伦理批判功能。蒋红钰以《记忆传授人》中乔伊思的成长过程为主线,对乔伊思成长过程进行了伦理解读。焦雨菲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方法,挖掘了《天蓝色的彼岸》文本对儿童死亡认知的启蒙意义。李建群聚焦文学作品的教诲功能,探讨了儿童文学作品中非道德形象的“发声”现象。李曼通过分析艾登·钱伯斯小说中的对话伦理,指出了积极的自我思考和同龄人参照系对青少年做出最优成长选择的重要性。廖宇婷以《狼洞之夜》儿童朋辈校园欺凌的萌发与湮灭为伦理线,探究了儿童小说道德警示与伦理教诲功能。林钰婷以文学伦理学批评为研究视角,审视了中国台湾乡土文学作家黄春明童话创作中的儿童成长与伦理选择。刘浩聚焦《杜利特医生航海记》,考察了儿童文学对于儿童的伦理教诲、伦理认知获得方面的重要意义。刘艳以海外华人作家张惠雯《水晶孩童》为例,揭示了儿童文学的伦理教诲意义。

9组由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边文君主持,贵州师范大学教授何林评议。本组聚焦中外戏剧与文学伦理学批评,对古今中外戏剧作品中体现的伦理问题进行了探讨。安梦媛围绕《麦克白》,通过探究其中的基督教元素,考察伊丽莎白时代悲剧与基督教的关系。边文君聚焦于当代西方伦理批评与反伦理批评的论战,探究学者们对喜剧作品中伦理价值与审美价值关系的思辨。陈燕美以美国当代严肃戏剧作家波拉•沃格尔为研究对象,对其两部家庭剧《那年我学开车》和《漫长的圣诞之旅》进行了深入的探究,重点分析其创伤书写与戏剧创作方法。陈贻祥以18世纪英国风俗喜剧的代表作家谢里丹的《批评家》为研究对象,并从文学伦理学批评角度出发,探讨其人物形象与道德价值、伦理建构与道德教诲以及伦理困境与爱情悲剧。韩檬着眼于中国古代经典戏剧《赵氏孤儿》,考察所涉及到的伦理选择。侯亚男探究怀尔德如何将《我们的小镇》中的间离效果和难以消除的共鸣效果相结合。胡娟关注哈罗德•品特的戏剧《回家》,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视角分析女主人公露西的人物形象及其中涉及的伦理问题。胡旖旎围绕王尔德的《快乐王子》,阐明童话在儿童成长过程中所能发挥的伦理教诲功能。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视角对《美狄亚》进行研究是此次讨论的热点。其中,白益卓通过对伦理环境和伦理身份的探讨分析主人公的伦理选择问题;岑宛芳侧重挖掘《美狄亚》的时代价值;樊若雨重点解析美狄亚做出手刃亲子这一伦理选择的悲剧性。

10组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博士生金敏娜主持,广州大学教授张连桥评议,是“中外戏剧与文学伦理学批评”这一题的第二分组。艾国荣从家庭伦理的角度解读了奥古斯特·威尔逊的戏剧《栅栏》。常少华分析了阿瑟·米勒的《萨勒姆的女巫》中的伦理选择和自我救赎。陈成对萨拉·凯恩的4.48精神崩溃》中的死亡及诞生仪式与萨拉·凯恩的艺术伦理选择进行了探讨。陈晓婷剖析了《寻找邓巴》中人物的伦理选择和伦理困境。洪永亮选择《儿童时光》中的玛丽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文学伦理学批评解读,认为这一邪恶形象体现了压迫下的复仇。金敏娜探究了高尔斯·华绥戏剧《银盒》的伦理困境和伦理意识。林可殷聚焦爱德华·阿尔比《动物园的故事》中的情感问题。林芷欣对《悲悼》三部曲中的家庭伦理问题进行了研究。刘小睽从伦理禁忌与伦理选择的角度入手,剖析了奥尼尔的戏剧《送冰的人来了》中希基触犯的伦理禁忌以及由此带来的主人公思想改变和救赎心理。罗凤仪探究了纳西·威廉斯戏剧中的女性身份与语境,尤其是家庭语境的矛盾。孙甜心认为在《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是一个争取公平正义的斗士而非一个滑稽反派,并从三个方面阐释夏洛克复仇的意义。

11由湖南大学博士生陶世龙、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郑紫萱共同主持,浙江工商大学教授何庆机评议。本组聚焦中外诗歌与文学伦理学批评,对中外诗歌中的社会、宗教和艺术伦理等进行了深入探讨。刘涛以俄国诗人马雅可夫斯基在革命前后的抒情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诗人艺术伦理观的嬗变。穆晓乔聚焦《我们如何成为人类》中的幽灵书写与去殖民化问题,探讨了美国诗人哈乔对伦理秩序消解与重构的伦理思考。沈琪从文学伦理学批评角度揭示了中国唐代“观伎”这一活动背后的伦理问题。陶世龙对《丽达与天鹅》在西方绘画和诗歌作品中的宗教投射和伦理诉求进行了历时考察与比较阅读,审视了宗教伦理秩序在历史进程中的发展和衍变。王梦磊通过分析胡适《尝试集》中第三人称代词的使用,考察了中国早期白话新诗的价值取向与伦理选择。徐明昊以《证词》为例,解读了“电影眼睛”和美国诗人雷兹尼科夫客体派诗歌的伦理思想。苑华美通过分析美国诗人玛丽安·摩尔《二十面球》中的借鸟巢、二十面球和方尖碑等意象,揭示了摩尔的一体化思想。郑紫萱探讨了英国诗人艾米丽·勃朗特诗歌对维多利亚社会伦理观的背离与接纳。

12组由浙江大学博士生张秀、陕西师范大学硕士生商梦圆共同主持,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李纲评议。本组对文化传统、劳动伦理、生态伦理、伦理阅读、伦理困境以及成长等问题展开了探讨。来自马来西亚拉曼大学的博士生任婕对《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政治伦理观进行了解读,指出诸葛亮是儒家圣贤的代表。商梦圆着重剖析了兄弟分家的文化传统及其伦理价值。时夏燕以《梁光正的光》为研究对象,重点阐释了梁光正面临的伦理困境。孙嘉悦对《创业史》中的劳动伦理进行了研究,指出劳动确立了人的主体性。王锡橦以《城南旧事》为研究文本,对儿童的成长和伦理的进化展开了探析。王奕宁重点对《傻子乌尼戈消失了》中的生态伦理思想进行了分析。文佳煜对《霸王别姬》中程蝶衣的伦理身份与伦理困境进行了解读。文雅对《水浒传》中宋江的双重性格进行了剖析,并指出儒家的伦理道德是其性格双重性的成因。邬香对《孔乙己》和《契诃夫》展开对比研究,指出身份的迷失和消极避世是引发主人公悲剧的根源。吴沁芮对《创业史》中的劳动伦理展开了探析。杨青卓探讨了《爸爸爸》中的伦理秩序与时代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杨思源从“伦理阅读”的视角探究《西游记》如何通过“家”的构设来展开对人伦世道与家国秩序的多重思考。

13组由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董旭、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黄媛媛共同主持,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杜娟评议。本组聚焦英国文学与文学伦理学批评。陈越聚焦多丽丝·莱辛《好邻居日记》中以关系为根基的女性关怀行为,探析其在中老年女性发展中的形成、意义与危机。邓晓梅以科幻小说《克拉拉与太阳》为研究对象,解析文本中的AI想象和家庭叙事。刁佳丽从文学伦理学批评视域出发,结合暴力三角学说人性异化理论,揭露《黑暗之心》中的暴力书写。董旭以约翰·福尔斯《巫术师》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小说中社会距离与伦理选择之间的关系。杜瑶《法国中尉的女人》中的两性伦理、社会伦理和人性伦理困境进行分析。方迦一以印度作家高希的《烟河》为例,研究了小说中西方殖民者虚伪的“自由贸易”话语,以及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滋生的暴力与侵略。葛慧颖以《乌有乡消息》为例,探讨了小说中由“梦”串联起的两次伦理语境的转换和乌托邦思想的当代价值。龚晓强以麦克尤恩《坚果壳》为例,以加缪的荒诞哲学与萨特的自由观,对胎儿生与死的两次伦理选择进行了存在主义式的解读。韩宇璇阐释《摇摆时光》中女性独特的少数族裔伦理身份及其面对伦理困境所做出的伦理选择。黄家骏以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小说《伯特伦旅馆》与《怪屋》为例,对英国社会道德问题和儿童伦理启蒙进行了探讨。黄淑妍探究了《埃里汪奇游记》的乌托邦图景书写,揭示了巴特勒对于维多利亚社会伦理环境的道德批判。

14组由北京科技大学博士生刘舒怡主持,杭州师范大学教授陈礼珍评议。本组聚焦英国文学与文学伦理学批评,探讨了伦理困境、伦理选择、伦理身份等问题。林莉莉以《黑暗昭昭》为研究对象,从萨特存在主义视角解读小说中三位主人公的生存困境与伦理选择。刘超探讨了《终结的感觉》中的伦理事件构成、两位主人公伦理身份的转变及伦理选择。刘舒怡运用生态伦理学理论、概念隐喻以及福柯的权利空间理论,挖掘《占有》中的非正常自然伦理、非正常社会伦理和非正常精神伦理现象。刘爽、张乙皆以《奥尔顿·洛克》为研究对象,探讨主人公的伦理选择,强调人类社会在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中平衡发展的重要性。罗晓娜基于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发掘《1984》中的伦理环境、伦理困境、伦理身份和伦理选择。吕春巧通过研究《柑橘与柠檬啊》中的战争创伤与伦理反思,呼吁关注战争中普通个体生命的体验和价值。马喆从文学伦理学批评视角探析《圣诞颂歌》中主人公的性格转变。孟令琪剖析了《刀锋》与《月亮与六便士》中主要人物的性格及成因。聂晗煜以《唯一的故事》中的伦理事件为入手点,论证其蕴含的伦理思想。

15组由兰州大学博士生张雅琪、广州大学硕士生张君仪共同主持,华中师范大学教授王树福评议。本组聚焦英国文学,对作品中主人公的伦理困境、伦理选择以及伦理身份等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徐艳通过分析佩内洛普·菲茨杰拉德《离岸》中共同体所处的特殊伦理环境,探究主要角色所面临的伦理困境及其根源,借此揭示作家的伦理价值取向。许洁从人工智能的伦理困境与伦理选择角度解读《克拉拉与太阳》,意在说明人工智能承担的伦理责任为人类提供了道德警示。严思恬将俄狄浦斯情结和斯芬克斯因子结合,探究伦理失序的内在根源。杨曼以《染血之室》中的服饰表征为载体阐述性别伦理。于航解读了《终结的感觉》中主人公托尼的记忆危机,凸显出理性意志主导伦理选择的必要性。张艾为及张君仪分别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视角解读简·奥斯汀小说的道德建构与《哈利·波特》主人公的成长历程。张蓉怡以文学伦理学批评和社会学为研究视域,以伦理选择为切入点,阐释《烧马棚》中父子伦理选择的驱动力,发掘背后隐藏的社会问题。张雅琪基于新历史主义与伦理批评的权力话语体系,揭示哈姆雷特复仇行动延宕的原因。张依从文学伦理学批评视角阐释多丽丝•莱辛《到十九号房》中主人公苏珊遭遇的伦理困境,解构生活与精神世界之间的伦理矛盾。张颖讨论了《大海,大海》中的伦理困境和伦理选择。

16组由浙江大学博士生黄梦琴主持,湖南大学教授陈晞评议。本组聚焦英国文学与文学伦理学批评,对安吉拉·卡特、石黑一雄、珍妮特·温特森等英国作家的作品展开了探讨。付天琦以技术和身体为关键词,探讨石黑一雄《克拉拉与太阳》中的后人类书写。黄梦琴以卡特的《马戏团之夜》为研究对象,探讨女性主义伦理观。雷江玥以后人类主义视角探讨《弗兰啃斯坦:一个爱情故事》对科技伦理的启发。李博林从门罗“朱丽叶三部曲”谈起,讨论文学教诲功能与伦理选择之关系。刘佳星从文学伦理学批评角度出发,探讨《哈姆雷特》中奥菲利亚的伦理选择和伦理困境。孙思悦以《柑橘与柠檬啊》为例,研究文学伦理学批评视域下儿童文学的“恶”话语书写。谭雅珍探究了安妮塔·布鲁克纳《杜兰葛山庄》中的声音叙事。唐诗思以大卫·米切尔的《云图》为研究对象,研究小说中的科技双重性。田沛雨采取元伦理的视角,分析唯美主义在王尔德《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呈现方式。王发发探讨麦克尤恩《像我这样的机器》中的身体危机与伦理困境。

17组由浙江大学博士生陈韵祎主持,浙江大学副教授苏忱评议。本组聚焦美国文学中的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对伦理身份、伦理困境、伦理选择、科技伦理、消费伦理等关键词展开讨论。曹雯探讨了《白噪音》中主人公芭贝特面临的伦理困境与伦理选择。曾月香、陈曦和邓思宇皆以《了不起的盖茨比》为研究对象,分别就文本中的消费伦理异化与盖茨比悲剧命运、消费主义与身份危机、美国梦与伦理选择等问题展开论述。陈韵祎剖析了《快乐基因》中基因技术衍生的伦理问题与科学伦理危机。戴安妮从伦理关怀的视角出发,揭示了《火山情人》中苏珊·桑塔格对真正平等的伦理秩序的向往。党梓月研究了《士兵的重负》中战争与伦理之间的内在矛盾,寻求可以更适切回应他者的可能性。邓锦霞从环境伦理的视角分析了琳达·霍根的《灵力》,探析“弱势人类中心主义”的实践价值。丁心怡基于叙事伦理视角分析了《恩惠》中不同人物的伦理身份和伦理选择。董云瀚通过分析凯恩、哈米特、古迪斯的小说阐释了美国二十世纪黑色小说的伦理价值。

18组由南开大学博士生韩红宇主持,江南大学教授袁雪生评议。本组聚焦美国文学与文学伦理学批评,对经典作家作品以及科幻作品中体现的伦理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韩红宇围绕《小妇人》三部曲,探讨了作家奥尔科特伦理观的矛盾性与妥协性。何瑭探讨了生物朋克作品《发条女孩》中的空间建构与伦理表达。胡佳琪经济文学批评视角分析亨利·詹姆斯小说中的金钱问题以及经济对作者创作的影响。胡可儿与黄雨骞均以卡森·麦克勒斯的作品为例,分别从《伤心咖啡馆之歌》和《心是孤独的猎手》出发,分析主人公面临的伦理困境,以及作者对伦理价值观念和社会文化的思考。胡明凯围绕社会、家庭和爱情阐释了《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体现的伦理价值与道德教诲。黄泠妍从文学伦理学批评与精神分析理论视角分析了《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主人公查理的伦理身份、伦理困境与伦理选择。黄雅欣以《热铁皮屋顶上的猫》中的布里克为例,分析其面临的男性气质危机与伦理焦虑。黄渝乔将伦理与身份问题结合,分析《八月之光》中主人公遭遇的困境。姜笑吟围绕科学杂志专栏上的科幻小说,探讨科技与人文的关系。

19组由山东师范大学硕士生邱琳华中师范大学硕士生罗冠宇共同主持,华中农业大学副教授李敏锐评议。本组主要围绕美国经典文学作品中的多元文化冲突与伦理身份、生态危机与伦理选择等问题进行了讨论。李泽琦以戏剧《榆树下的欲望》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清教主义与伦理悲剧的关联。罗冠宇探讨了《乐观者的女儿》中的疾病书写与身份重构。吕吉雪挖掘了《红字》中人兽因子交锋下的伦理选择。吕泽旭探讨了《有钱人和没钱人》中的华人刻板印象以及不同种族与阶级之间的身份冲突。马瑞杰以《厄舍府的倒塌》为例探究爱伦坡哥特式小说的典型特征及其中的伦理问题。潘奕源聚焦《老人与海》中的象征手法,解读文学经典的多元价值。邱琳探讨了《所有我们看不见的光》中维尔纳的个体记忆与其多重伦理选择的深层关系,剖析作者的伦理立场。

20组由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生吴丹妮主持,东北师范大学教授徐彬评议。本组聚焦美国文学与文学伦理学批评。汤心怡以霍桑短篇小说《年轻人古德曼·布朗》为研究对象,从拉康的三界理论角度探讨了布朗的身份危机和身份重构问题。唐思为分析了威廉·沃尔曼的短篇小说《迷失故事的墓穴》所体现的后现代他者伦理观。王春颖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视角剖析了唐·德里罗《白噪音》中人物的伦理选择和身份建构以及小说所体现的伦理意识。王雅丹探讨了《低地》中女主人公高丽的伦理身份和伦理选择的嬗变。王怡凡剖析了《汤姆叔叔的小屋》中奴隶主的道德选择。王梓钰从神话-原型批评的视角出发,探讨了麦卡锡小说《路》中的错位书写与伦理原型。魏云鹤从可能世界理论的视角探讨了小说《高堡奇人》中可能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关系,明确其伦理指向及限度。吴丹妮以理查德·鲍尔斯的《回声制造者》为例,探讨了神经科学技术在精神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实践及背后所蕴涵的医学伦理。

21组由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杨梅李楠、山东大学研究生祝宇燕共同主持,浙江大学卢燕飞老师评议。本组成员主要从文学伦理学批评、叙事学等理论视角出发,对伦理选择、边缘叙事、暴力书写等问题展开探讨。杨梅李楠探讨了《第四只手》中的伦理自我建构与人格塑造的关系,探析了伦理自我之于现代人的意义。于兴溪以边缘叙事视角揭示了《转吧,这伟大的世界》对主流叙事的反思与挑战。于婷讨论了《苹果酒屋的规则》中人物的伦理身份和伦理选择。张丹倩剖析了《凡人》中对死亡的伦理选择。张鹏飞从双规叙事的视角分析了《烧马棚》中的伦理选择。张瑞宇探索了《天使,望故乡》中主人公所面临的伦理身份困惑。张心佩对《芒果街上的小屋》中的人物伦理选择的探究,反映出对人与自我、人与社会等深刻伦理意蕴的思考。张金妹分析了《拉格泰姆时代》中的主观暴力和客观暴力,指出悲剧的真正发端是已深入社会肌理的客观暴力。张世敬从成长小说的视角探究《1793年黄热病瘟疫》中伦理选择、伦理教诲和主人公成长的三个阶段的关系。

22由日本九州大学博士生陈丁飔飏、浙江大学本科生郭桓维共同主持,华中科技大学王净华老师评议。本组主要围绕日本文学文学伦理学批评,对日本文学的特质和作品中反映出的文学理念及社会观念进行了深层次的探讨。黄慧伶和吴之微均从《源氏物语》出发,探究中世文学中王朝贵族的伦理观和日本传统小说创作中的伦理选择及秩序。陈丁飔飏和王子睿则分别以芥川龙之介和谷崎润一郎为中心,揭示出日本大正时期文学对旧伦理观念的反抗及其对中国文学的影响。陈昊旸探讨了村上春树作品中的生死观及伦理意识。程茂生从文学叙事艺术的视角探讨了《嫌疑人X的献身》中的叙事策略。程晓洁以渡边淳一的《失乐园》为例,考察作品中人物的伦理困境与伦理抉择。方艺潼研究了村上龙《最后的家庭》中的伦理环境重塑。郭桓维剖析了东野圭吾《秘密》中的身份混乱与选择。江雨欣通过分析《二十四只眼睛》,揭示出壶井荣文学中的伦理启示。张琼聚焦远藤周作的《海与毒药》,批判了日本社会固有的功利主义道德观。

23组由浙江大学博士生赵莹、华中师范大学硕士生曾玉玲共同主持,浙江大学副教授薛冉冉评议。本组聚焦俄国文学与文学伦理学批评。管婷婷解读俄罗斯当代小说《飞行家》中的科技伦理、记忆伦理和个体伦理。胡路从科技伦理、人道主义精神、社会历史批评等视角探讨《狗心》。蒋思伟从《小公务员之死》中主人公的伦理选择出发,分析其悲剧式结局背后的伦理内涵。李倩探讨了《卡列奇娜——玛列奇娜》中的多重伦理缺失。王纪新聚焦《罪与罚》中“血”的意象,反思“血”所关联的伦理选择和其折射的写作伦理。杨雨桐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角度,分析了《安娜卡列尼娜》中安娜悲剧人生的根源。钟艾以《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为研究对象,考察陀思妥耶夫斯基寄寓其中的伦理道德关怀与伦理启示。

24组由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生宁艺阳、浙江工业大学本科生谭沥寒共同主持,华南理工大学教授李昀评议。本组聚焦法国文学与文学伦理学批评。陈婉倩探讨了《胡萝卜须》中的儿童伦理选择及儿童文学中悲剧教育的介入。陈卓君剖析了夏多布里昂的生态伦理思想,同时回溯其产生的社会根源和影响。何影涵揭示了《局外人》中由伦理身份与伦理关系骤变引发的伦理困境。何瑜分析了《环城大道》中的父亲形象。李诺剖析了《在劫难逃》中孩童世界自然秩序和成人世界社会秩序的角力。林达挖掘了萨特文学作品中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及其对现代社会的积极意义。宁艺阳分析了《钮可谟》中拉丁文引语、公学教育及其与绅士身份建构之间的关系。彭芷宣解读了司汤达伦理观念在《红与黑》中的投射。谭沥寒以《九三年》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小说中家庭伦理观的转变与现代化形塑。汪俊辉对《一个法国人的一生》中他者的伦理叙事与叙事伦理进行解读。吴慧卿探讨《高老头》的伦理内涵,以期为当下人类社会中的父爱认知和实践提供启示。

25组由山东师范大学硕士生董文静、山东师范大学硕士生郭丹阳共同主持,浙江大学教授隋红升评议。本组聚焦族裔文学中的伦理问题,对族裔群体所处的伦理困境、民族伦理、身份建构等问题展开探讨。董文静探讨《博西》中殖民地的青少年面临的“殖民者”和“被殖民者”的双重伦理身份困境。郭丹阳剖析了《神经漫游者》中后人类时代人类所面临的伦理身份困境。李成燕和刘媛媛皆以莫里森《上帝救助孩子》为研究对象,前者侧重探析作品中的伦理选择和伦理救赎,后者主要探究族裔人群的伦理重建。李楚东分析了《印第安律师》中少数族裔作为“局外人”的伦理困境和在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中面临的伦理问题。李晓则通过重回故事发生的伦理现场对《蝴蝶》中“我”所做的伦理选择进行探讨。林俐均和林妍皆聚焦厄德里克的作品,前者从创伤角度分析《歌唱俱乐部》中的反战主题和女性复原,后者则着重探讨印第安民族的民族伦理问题。刘玥涵则挖掘了布里特•本尼特《消失的另一半》中主人公史黛拉的身份迷失与伦理选择。

26组由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苏学林、西安外国语大学硕士生高依诺共同主持,华中农业大学副教授柏灵评议。本组从跨学科的角度对科幻小说、影视作品、社会学著作等进行了探讨。以《克拉拉与太阳》为研究对象,姜伟嘉重在解析文本中人工智能机器人的伦理身份以及人类自我认知的冲突,李玥潼从克拉拉的视角反思了技术对人类产生的影响,梁家铭分析了人机共存状态下伦理和科学的冲突、矛盾和妥协。高依诺通过论述《最后的孩子》中的核创伤和人类精神复原,剖解作家对当代核文学发展与核技术利用的人道主义思考。龚桐分析了《莫失莫忘》中的科学选择行为。廖舒晖论述了《别让我走》中的生存焦虑现象。李哲在分析《卡萨马西马王妃》中人物的伦理困境与伦理选择的基础上,探讨了文学与政治的关系。陈菲菲从后现代伦理学的视角解读英剧《杀死伊芙》中的女性形象。黄小莹阐释了秦腔中的民间伦理与陈彦小说中伦理建构的关系。段真珍对胡人风尚进行了互证研究,论证了唐朝与外来文化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胡星宇剖析了《自杀论》中的自杀现象,揭示出其实质是由个体的伦理选择偏差所产生的畸形社会现象。

27组由浙江大学博士生周城伊主持,菲律宾圣托马斯大学教授玛丽亚·路易莎·托雷斯·雷耶斯(Maria Luisa Torres Reyes评议。本组主要就后达尔文动物寓言、菲律宾现代化与文化身份认同、菲律宾作家的志愿者精神以及美国多种族文化环境下的伦理成长等主题展开讨论。曹心怡研究《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的脑文本与后达尔文主义动物寓言,揭示了作品借助动物形象阐释人类现状、解决人类问题的深刻意义。霍尼利特·阿勒塔(Honeylet L. Alerta探讨了菲律宾小说《沉默之人》(The Quiet Ones中菲律宾呼叫中心文化存在的伦理问题,认为全球资本主义带来的政治与官僚问题导致了职员非道德的犯罪行为。金伯利·妮可·帕尼斯(Kimberly Nicole Panis以菲律宾经典短篇故事葛丽泰·嘉宝》(Greta Garbo为研究对象,发现其现实与幻象并置的叙事结构与伦理现实主义风格重现了菲律宾美国殖民时期的美国化现象。尼科洛·罗卡莫拉·维图格(Niccolo Rocamora Vitug从性别伦理角度出发分析了菲律宾现代主义诗集《物:对开本》(The Bagay (Thing) Folio中的女性形象,尤其是受罪的母亲与堕落的情妇形象,呼吁拓展其性别批评维度。·弗朗西斯·魁兰堂(Rae Francis C. Quilantang聚焦菲律宾交通现代化问题,探讨菲律宾政府替换原有交通工具吉普尼的现代化措施给菲律宾文化与身份认同带来的影响。··达迪亚(Vae Ann C. Dadia聚焦以2013年台风海燕支援行动为背景的文集2013救济选集》(Selected Relief Anthologies of 2013,研究了灾难中菲律宾作家的志愿者精神。周城伊探讨了《恩惠》(A Mercy)中悲哀的伦理成长,认为其经历为突破美国移民社会的文化冲突与身份认同困境提供了新的范例与出路。

28组由浙江大学硕士生刘扬主持,韩国建国大学(Konkuk University教授Jin Suk Bae评议。本组透视现实与伦理间的博弈与张力,聚焦政治伦理,叙事伦理与自然伦理。方满锋揭示了《穿条纹睡衣的男孩》中纳粹主义和反纳粹主义互相角力的伦理环境下,三名主要人物角色的伦理困境、种族歧视的双重罪恶与大屠杀中的童真价值。藤田惠美(Fujita Emi以日本福岛核事故后的重建为政策背景,透视群众在有关福岛去留问题上的伦理选择,以此聚焦日本群众的灾难意识。陆思婕结合双重叙事进程理论对《圣诞颂歌》中钟声的功能进行了伦理剖析,认为钟声标志着精灵的出现与两个世界的交集。王子睿借助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揭露《我的紫色芳香小说》中帕克心中的本我、自我和超我严重失衡,社会的不公,以及二者之间相互制衡的动态关系。韩承延考察了《羚羊与秧鸡》中伦理身份危机与伦理混乱的因果关系,认为对不朽和人工的强调在人类中造成了非人化效应。明基·帕克(Mingi Park分析了布伦达·希尔曼的《中文名》(Extra Hidden Life, among the Days中的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认为把人与自然界的微小事物联系起来,即是对自然隐退的资本主义生存方式的质疑和反思。

29组由浙江大学硕士生李恩、华中师范大学硕士生胡星怡共同主持,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刘茂生评议。本组聚焦文学伦理学批评的基础理论与文本分析,主要采用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核心概念对经典文本中的伦理选择、伦理困境和美学思想做了细致解读。纪咏艺以文学伦理学批评视角剖析《默尔索案调查》对“经典反话语”书写的继承与颠覆。李黔探讨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文学与美学思想的复杂关系。李文静通过解读《霍乱时期的爱情》中的女性伦理形象揭示了作家对拉美文化的反思。李阳着重剖析《阿莫卡》中谋杀的伦理内涵。林怡、留晓佳和台宇娇聚焦文学作品中的伦理选择,分别探讨了《船》和《黑暗茫茫》中边缘化群体中个人的伦理选择、《树上的男爵》中主人公为了自由与人生完整做出的伦理选择以及《甜蜜的房间》中的伦理困境与伦理选择。李恩与路艺蔷则关注叙事技巧与小说阐释,分别探讨了《好女人的爱情》作者如何通过叙事含混重构了加拿大国民身份,以及《士兵如何修理留声机》中叙事技巧隐含的伦理特性。刘宇婷认为,《徒有好运》传达了隐匿于个体背后的社会价值与伦理意义。

30组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博士生王雨馨、南京师范大学硕士生汪颖共同主持,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刘兮颖评议。本组聚焦于文学伦理学批评基础理论与文本分析。王诗雨聚焦《证言》中的记忆书写,重返伦理现场考察了暴政记忆下的自我救赎与伦理担当。王洋从两性伦理选择、家庭伦理选择、社会伦理选择三个方面,剖析《意大利人》主人公齐娜的成长之路,探讨突尼斯女性主体意识的构建过程。王怡宁阐释了伊格尔顿将文学视为有价值的实践活动文学虚构观,并探讨了其伦理内涵。王雨馨分析了《树叶裙》中女主人公的三次伦理身份的转变,并提出后殖民作家在恢复本土经验时面临的写作伦理问题。韦丁华通过厘清《流俗地》中的叙事逻辑,探讨人物所处的伦理情景、伦理困境及其伦理选择,并梳理黎紫书作品叙事逻辑的文学伦理学批评流变。魏宇剖析错位伦理选择导致的精神困境,强调文学伦理教诲的现实功能。颜欢欢分析了《词语的孩子》中希拉里的自我认同身份危机与伦理困境,指出“善”只能在伦理道德的选择中显现出来。

31组由苏州大学博士生徐龙涛、华中师范大学硕士生黄绮共同主持,华中科技大学教授陈后亮评议。本组聚焦中国文学、意大利文学和美国文学等,对作品中主人公的伦理困境、伦理选择及伦理身份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杨慧莹分析了《游走与沉溺》中不同视角下马华社会中同性恋者的伦理困境。杨兴旭结合文学伦理学批评与政治学双重视角,对安提戈涅的反抗意识进行了新阐释。姚欣怡对《死者》中主人公所陷入的伦理困境进行了美学解构,认为生者与死者、善与美获得了统一。张明炜探讨了《人鼠之间》中的友爱和承诺,揭示了作品的伦理价值。张树明从动物伦理情感偏向维度重新阐释了《西游记》,认为《西游记》中的动物叙述与汉族有着不同的伦理情感偏向。张新悦探讨了《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主人公海上漂流时的伦理环境及伦理混乱,揭示出主人公在人性与兽性的伦理对决后的伦理身份的顿悟与升华。章沛盛将《新生》与《神曲》作为研究对象,认为爱情是灵魂救赎的钥匙,强调了爱的时代价值。郑文倩分析了“斯芬克斯因子”中的人类中心主义及修正方法,认为文学伦理学批评应该避免在指涉“人”与“动物”关系时使用具有等级评判色彩的词汇。郑曦从身体出发探讨了《变形记》中人性与神性、动物性、植物性及非生物性的区别,阐明了奥维德对人性的定义源自对身体伦理的构筑和重申。朱一凡从伦理角度解读了美狄亚的“兽性因子”,认为美狄亚的反抗精神虽然体现了社会进步性和时代开拓性,但同时她的反抗行为也导致了另一出伦理悲剧。

32组由湖南大学博士生李云、南京师范大学硕士生骆耕共同主持,苏州科技大学副教授郭雯评议。本组主要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视角出发,从伦理选择、伦理身份、伦理环境等方面进行了讨论。李杜以科幻文学中的科学人与机器人为例,分析了科学选择与伦理选择之间的冲突与交融李泓阅以厄休拉·勒古恩《黑暗的左手》为例,对镜像理论与女性科幻小说的伦理叙事进行了探讨李云围绕《三体》三部曲,考察人类进入宇宙选择时代文明生存与伦理的关系刘明雨通过对元宇宙的解构,对《雪崩》的科技异化与伦理重构进行了分析刘亭通过解读《我这样的机器》中的人机共生危机,揭示了后人类时代的斯芬克斯身份之谜与图灵测试之谜刘烜聚焦科幻电影《她》中的伦理问题,探析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人工智能之间的伦理道德关系刘烨轩以唐·德里罗的长篇新作《零K》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死亡与永生的关系,提出科技应在伦理的审视下健康发展与运用陆欣立、苏怡倩基于石黑一雄的《克拉拉与太阳》,探讨了非人与人类内在关系的多种解读范式罗嘉林从后人类主义角度出发,探讨了《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中移情伦理的失效与情动伦理的重构骆耕通过对科幻作家巴拉德的短篇小说《溺水的巨人》及其同名改编影片的分析,考察其文本中核心的巨人意象。

33组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研究生于若玢、西安外国语大学研究生李一雷共同主持,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副教授郑杰评议。本组对刘慈欣、威廉·吉布森、石黑一雄和珍妮特·温特森等作家的科幻文学作品进行深入探讨。武亦然探索《神经漫游者》中人类与科技和谐共处的可能性,谢一菲关注吉布森“蔓生三部曲”中的空间叙事与人文思考,张潇艺则围绕小说集《全息玫瑰碎片》,探析后人类共同体从工具理性走向交往理性的伦理选择。谢慧玲和许拓颖分别对《超新星纪元》中的反乌托邦寓言和《三体》中人物的伦理选择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于若玢和张健雪皆以“冷冻技术”为出发点,前者探究《弗兰吻斯坦:一个爱情故事》中人体冷冻技术与人类对永生未来的憧憬;后者研究《K氏零度》中“冷冻技术”带来的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科技的伦理混乱。谢雪茹聚焦短篇小说《双面真相》,通过分析新科技“会忆”对人的影响来反思科学与伦理的关系。余珣围绕“机器人能否完全替代人类”这一伦理命题,讨论了《克拉拉与太阳》中后人类语境中的身体概念。赵洪素研究了《姐姐的守护者》中的叙事技巧与伦理选择。俞懿容将《自然》杂志的科幻小说摘要专栏作为研究对象,剖析专栏的设立意图及其价值,探讨人文与科学可能的关联。

34组由江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吴栖凤、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李曼共同主持,南昌工程学院教授王晓兰评议。本组聚焦伦理教诲与儿童文学,探讨文学作品中集中反映的伦理现象。毛信迟从德里达的动物观出发,解读了刘易斯·卡罗尔《爱丽丝梦游仙境》中后人类时代的伦理之思。邵峰琳聚焦文学的伦理教诲功能,诠释了儿童文学为儿童成长提供良好人性土壤的崇高使命。宋文燕对日本现代儿童文学作家上桥菜穗子的幻想小说《精灵守护者》进行了考察,以守护和成长两大主题阐释儿童文学在当下的现实教育意义。孙雪柔从视觉语法角度解读了图画书《绅士的雨伞》,分析了图片互动设计在创造良好审美环境和强化文学教诲功能方面的意义。王磊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对马传思的《奇迹之夏》的伦理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王智莹阐释了《少年丛书》中传主与编者共同做出的伦理选择,探究了作品的道德教诲与伦理价值。吴栖凤以麦卡锡《路》的末日流浪为例,解读了文学在理解生命伦理方面的现实意义。谢晶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角度阐析《小正人君子的历史》所传达的道德理念与伦理教诲功能。许国格通过分析叶圣陶《稻草人》中的人生百态,揭示了儿童文学作品的伦理教诲功能。张德澳亚从玛格丽特的后喻文化理论诠释了《绿林女儿罗妮娅》中两代人之间的矛盾与磨合,解读成人与儿童互助学习的伦理观念。

35组由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边文君主持,贵州师范大学教授何林评议。本组聚焦中外戏剧与文学伦理学批评,对戏剧作品中体现的伦理问题进行探讨。李哲从人物伦理身份与伦理选择角度出发剖析俄狄浦斯悲剧命运的必然性。李正一重读《奥赛罗》的道德教诲功能。瞿书吟关注库什纳的戏剧《天使在美国》,沿着主人公“乔”的身份转变的伦理主线,剖析作品深处的伦理特性。沈清琪关注古希腊悲剧《俄瑞斯忒亚》中的伦理冲突问题,解析作品所承载的道德教诲。王慧以王尔德的剧作《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为研究对象,通过重点分析作家创作时的脑文本与主人公脑文本形成的过程,揭示作品的伦理价值及其带来的道德启示。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视角对《美狄亚》进行研究是此次讨论的热点。其中,刘伍秀通过分析美狄亚陷入伦理困境的原因,对其人物形象进行解读;罗舒予关注男权社会中美狄亚伦理选择的有限性,阐明悲剧发生的根本原因;申昕瑶将作品与婚姻制度、婚姻关系联系起来,探讨相关的伦理问题。王苏妤通过分析理性意志和自由意志的动态变化,挖掘作品的教诲功能。王婷着重探讨人物在不同伦理身份下面临的伦理困境及其在不同的伦理困境中做出的伦理选择。

36组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博士生金敏娜主持,广州大学教授张连桥评议,本组聚焦中外戏剧与文学伦理学批评,围绕人物的伦理身份、伦理选择、戏剧性等问题展开探讨。杨水婷从伦理选择的角度出发,认为《犀牛》中“人变成动物”这一行为背后有“人性”因子的存在,“人性”与“动物性”就并非完全对立。杨玉立认为萧伯纳在《英国佬的另一个岛》塑造了爱尔兰人的双重形象,解构了基于二元体系的英国人和文化复兴者构建的爱尔兰形象。姚静探究了《动物园的故事》中的伦理身份与伦理选择。张紫晗阐述了《琼斯皇》中的表达主义的各种表现和象征形式。易诗睿、向璐和张海川的研究对象皆为《俄狄浦斯王》。向璐聚焦《俄狄浦斯王》中主人公的伦理选择。易诗睿分析了《俄狄浦斯王》悲剧的本质,揭示作品背后深层的伦理意蕴。张海川借用伦理禁忌、伦理意识、伦理环境等概念,从三个部分对《俄狄浦斯王》进行了解读。张婷婷探究美狄亚悲剧中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教化功用。吴洪慧从文学伦理学批评视角分析了美狄亚的悲剧成因及意蕴。周荷雯探析《美狄亚》中主人公在多重伦理身份和伦理困境下的伦理选择的成因

37由湖南大学博士生陶世龙、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郑紫萱共同主持,浙江工商大学教授何庆机、浙江大学教授杨革新共同评议。本组聚焦中国文学与文学伦理学批评,对中国文学作品中的伦理语境、伦理身份、伦理选择,以及作品所反映的社会伦理道德观念等展开了探讨。陈万洲从王小波《似水柔情》中两位同妻的女性形象入手,挖掘了同妻与丈夫婚姻生活中的伦理困境及其背后的伦理关系。戴慧以木心《大宋母仪》对《三言二拍》的现代性改写为例,点明了人与人、代与代之间伦理问题的延续。方芳茹以铁凝笔下的“犯规”型女性形象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作家的叙事策略和伦理选择。黄碧莹聚焦白先勇《孽子》中的青年生活,解读了“孽子”们的斯芬克斯因子和伦理选择。李洁琳对《金瓶梅》中潘金莲的形象进行互文性和原型批评比较研究,探讨了“重复性”的伦理价值。李蔚然从文学伦理学批评角度解读了曹禺的《雷雨》,阐释了作者对伦理秩序回归的渴望,以及文本的伦理价值和教诲意义。路思宏通过比较《房思琪的初恋乐园》和《洛丽塔》中的男性角色形象,诠释了诱奸者对侵犯行为的粉饰。聂亚芳以陈冠中三部小说中的男性成长叙事为切入点,揭示了作者对性别、身份认同等问题的伦理思考。潘宣成通过比较阅读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和伍尔夫的《墙上的斑点》,阐述了两篇文本中不同的伦理冲突。邱悦通过分析巴金《憩园》中的伦理矛盾,揭示了巴金中年写作时期家庭观、历史观、伦理观的转变。

38由浙江大学博士生张秀、陕西师范大学硕士生商梦圆共同主持,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李纲评议。本组对科幻伦理、斯芬克斯因子、文化记忆与身份认同、自我规训与人的主体性、伦理选择、性书写、动物伦理、儿童文学的教诲功能、戏中戏的伦理价值等问题展开了探讨。来自马来西亚拉曼大学的博士生韩畅以小说《小兵张嘎》为例,探讨“十七年时期”战争题材儿童文学作品所体现出的伦理教诲价值,揭示儿童通过接受伦理教诲实现了从顽童到英雄的蜕变。杨欣对《北京折叠》中的科幻伦理以及人物的伦理困惑和伦理选择展开探究。余昕彤研究了祥林嫂的悲剧性,指出封建伦理纲常是其悲剧的成因。张楚涓对斯芬克斯因子在《文城》中的呈现展开了探析,指出理性意志在伦理选择中的重要作用。张会单对迟子建的长篇历史小说中的文化记忆与身份认同进行了研究,指出历史内蕴着作家对现代性价值断裂与失序的审视与反思。张文倩从饮食角度探讨林黛玉的主体性,认为林黛玉对餐桌礼仪的自觉遵守和对饮食的严格控制体现了她对社会道德规范的内化及对恰当的主体性的追求。张彦涵以《南洋散文集》为研究文本,对东南亚华侨的伦理选择与国家认同进行了剖析。张佑荣从“日常生活批判”和“伦理选择”视角出发对《四世同堂》中的战争创伤进行了探究。张羽飞聚焦《红楼梦》中的性书写,探索中国古典小说在情爱关系上的认知与发展,以及在叙事学上的价值与意义。周怡佳从“鹦鹉救火”故事中的动物伦理出发,对动物权利、人类欲求以及生命体验进行了探究。朱桐以《故宫里的大怪兽•洞光宝石的秘密》为例,探讨了儿童文学的教诲功能。张秀对《第十二夜》中的戏中戏展开了研究,指出戏中戏不仅在结构上与主线情节形成了类比和对照的关系,在主题上也进一步强化了主线中所传达对社会等级制度发生改变的焦虑以及“认识你自己”的伦理启示。

39由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董旭、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黄媛媛共同主持,上海交通大学汤轶丽老师评议。本组聚焦英国文学与文学伦理学批评。黄婉仪聚焦莎士比亚戏剧中对瘟疫的描写,阐释了莎士比亚对瘟疫的态度及他的生死观。黄媛媛围绕爱德华·邦德的《被拯救》,从伦理选择和英国社会伦理环境诠释作者对暴力景象的无情揭露。黄宙以王尔德《论诚实的重要性》为例,从贵族伦理选择的转向对王尔德社会和贵族社会终结的思想进行了阐述。姜玉芹剖析了斯帕克《布罗迪小姐的青春》中布罗迪小姐与桑迪间扭曲的伦理关系、人物的斯芬克斯因子等问题。来超从后殖民伦理文学批评视角讨论了小说《白虎》。黎伊桐以《傲慢与偏见》为例,探究了小说中三重社会管理的控制伦理。李博玲探讨了《我的前公爵夫人》中的斯芬克斯因子与男性凝视。李可欣以伍尔夫的《到灯塔去》为例,以双性同体的思想探讨小说中呈现的当代社会男女之间的紧张关系。李萌探讨《我这样的机器》中的人与人工智能在法律与伦理的冲突中所展现的伦理困境。

40组由北京科技大学博士生刘舒怡主持,杭州师范大学陈敏老师评议。本组聚焦英国文学与文学伦理学批评,探讨了伦理倾向、伦理选择、伦理困境等问题。卿翼帆以《柳林风声》为研究对象,运用拉康“主体间性”理论,归纳出作品中的教育意义与美学规律。石凤龄批判了《我这样的机器》中的人类中心主义,敦促人类进行伦理道德层面的自我反思。宋楠从道德责任的友爱观入手,分析《蝇王》中不同孩童时期的友爱观,反思西方友爱模式。孙小雯从伦理禁忌角度出发,挖掘《鹅妈妈童谣》中蕴含的文化与人类学价值。索奇伟研究并论证了《白衣女人》和《月亮宝石》中犯罪书写的文化成因。王宇冉探析了《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的双重人物性格。魏世苗以《特洛勒斯与克丽西德》为研究对象,分析乔叟深挚的人文主义关怀。吴冰剖析了多丽丝·莱辛《十九号房间》中女主人公苏珊的伦理困境与伦理选择。吴琼通过对《坚果壳》的研究,论述了文学的教诲价值

41组由兰州大学博士生张雅琪、广州大学硕士生张君仪共同主持,华中师范大学教授王树福评议。本组聚焦英国文学与文学伦理学批评,对作品中反映的伦理学理念和社会观念进行了探讨。张子悦强调女性在生态保护方面的话语权和建设性作用,阐释伍尔夫作品呈现出的当代生态保护的现实意义。赵丹莲费伦的修辞叙事理论的视角探讨安吉拉·卡特的性别观念,分析其作品如何实现叙事伦理与美学效果。赵越解读《亚瑟王之死》中兰桂的爱情,分析作品中的伦理环境和人物的伦理身份。钟检妹结合滕尼斯的“共同体”概念及卡莱尔的文化观,以“婚姻”为切入点,分析《理智与情感》中主要人物的伦理选择。周婧从生态伦理学的视角,探讨了《草在唱》中社会发展与生态冲突的伦理选择,以及莱辛尊重自然的生态观。周怡然以两层环境书写为切入点,探讨《呼啸山庄》中亟待解读、欲盖弥彰的伦理意识。周颖以英国作家赫伯特·乔治·威尔斯《莫罗博士的岛》为研究文本,探究小说中所体现的科技伦理意识和科学选择的启示。朱保娅以文学伦理学批评为视角探讨消费主义社会下女性做出不同伦理选择的原因及影响,这对解剖美国社会现实及女性解放有重大意义。朱慧琳讨论《勇敢的船长》中儿童的道德情感教育问题,特别考察了小说中涉及的儿童认知启迪、情感熏陶、道德教化以及伦理身份认同。朱慧敏探讨了莎士比亚《奥赛罗》中的多元伦理,尤其是种族伦理、军事伦理和性别伦理,及其对情节的影响。

42组由浙江大学博士生黄梦琴主持,湖南大学教授陈晞评议。本组聚焦英国文学与文学伦理学批评,对夏洛蒂•勃朗特、朱利安•巴恩斯、伊恩•麦克尤恩等英国作家作品展开探讨。王霁雯探讨勃朗特《简•爱》中的自然书写与伦理选择。王敏研究《终结的感觉》中主要人物的斯芬克斯因子的组合变化。吴雅芳以石黑一雄《被掩埋的巨人》为研究对象,探究小说中的记忆书写与伦理诉求。谢禺琼探析巴克《托比的房间》中的伦理混乱。熊黎分析《像我这样的机器》中的人机冲突和人机共存问题。熊宇探究石黑一雄《克拉拉与太阳》中的人机共同体问题。徐细燕以《华盛顿广场》为例,探析亨利•詹姆斯的“自然理念”和“女性关怀”。徐雨欣探究石黑一雄《被掩埋的巨人》中高文骑士的伦理困境与伦理选择。朱欣雨从“账单”的角度出发,阐释《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观。朱仪文对《鲁滨逊漂流记》中“自由意志”与“理性意志”的交锋进行了研究。

43组由浙江大学博士生陈韵祎主持,宁波大学教授段波评议。本组聚焦美国文学与文学伦理学批评,对纳博科夫、裘帕•拉希莉、厄德里克、塔拉•韦斯特弗、赛珍珠、托妮•莫里森、奥康纳等美国作家的作品展开探讨。杜驰从潜叙事和艺术道德的隐性进程出发,剖析《蝴蝶收藏家》中的“美和同情”。范爽以《不适之地》为研究对象,从家庭伦理视角探究多元文化背景下移民家庭与跨族裔家庭伦理关系的重塑与复杂性。高婧雯从生命伦理视角出发,研究《永生上帝的未来家园》中的女性权利斗争。葛佳美探析了塔拉自传体小说《教育》中的科学教育与认知重构的关系。郭凯玲紧扣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关键词,阐释《大地》三部曲中的伦理启迪和道德经验。韩慧则探讨了《恩惠》的伦理主题以及莫里森为实现该主题所采用的叙事手法。韩筱艳通过《你不可能比死人更惨》透视了二十世纪美国社会精神空虚与父权压迫的伦理环境。汪乐轩以《自然》杂志Futures专栏刊载的科幻小说为研究切入点,剖析专栏的设立意图及其价值,试图探讨人文与科学潜在的关联。

44组由南开大学博士生韩红宇主持,中南民族大学副教授刘永清评议。本组聚焦美国文学与文学伦理学批评。李晨阳从离身性出发分析弗兰克·赫伯特《沙丘》系列中后人类的身体伦理,剖析人类伦理多元化发展的可能性,以及打破伦理禁忌的严重后果。刘森森从关怀伦理学的角度分析了《屠场》中的商业行为。李媛以《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为研究文本,分析女主人公塔拉的伦理选择与反抗。李欣玲就《杀死一只知更鸟》中涉及的种族问题展开讨论,分析白人律师的伦理选择及其伦理教诲价值。刘晓芳围绕着《基列家书》中“艾姆斯”家族展现的多重伦理冲突和伦理选择进行分析。刘迎新分析了《小狐狸》中涉及的伦理问题及其背后体现的伦理意义。

45组由山东师范大学硕士生邱琳、华中师范大学硕士生罗冠宇共同主持,华中农业大学副教授李敏锐评议。本组聚焦美国文学与文学伦理学批评,围绕族裔文学中的身份建构、叙事艺术、科技伦理等方面进行了讨论。申新分析了《小小小小的火》中边缘人物的伦理困境与伦理选择。苏焕淇从家庭伦理关系的角度解读了《无声告白》中家庭悲剧的成因。苏荣芳剖析了《同情者》中的幽灵叙事艺术与人类伦理困境。孙鑫从空间书写的维度探讨了《掘墓人的女儿》中美国犹太族裔面临的流散、空间、身份和伦理等诸多问题,展现了空间叙事的伦理价值。汤天逸对威廉•吉布森的“蔓生三部曲”进行了文本分析,剖析了赛博朋克小说的叙事特征。舒进艳基于《不黑了》探究科学技术引发的伦理身份危机与技术建构的诸多空间非正义问题。宿馨月分析了《白鲸》中人与自然的多维关系,并挖掘了文学经典的现代价值。孙楠分析了《我们一无所有》中主人公悲剧结局的成因并揭示了小说的道德启示。

46组由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生吴丹妮主持,东北师范大学教授徐彬评议。本组聚焦美国文学与文学伦理学批评。吴梦莎剖析了《不要和墨西哥人结婚》中体现的女性身份困境和伦理冲突。吴韬文从创伤理论角度探讨了莫里森《慈悲》对北美早期蓄奴制度的反思。邢晨阳分析了《追风筝的人》所体现的回望、救赎与教化作用。杨涵对海明威的《印第安人营地》进行文本细读,从伦理环境、伦理身份和伦理选择三个方面阐述造成印第安男人悲惨结局的深层次原因,探究其中所蕴含的伦理价值。杨天鹏通过隐私伦理、发展伦理、发展和伦理间的矛盾三个维度解读吉布森《幽灵之国》中的科技滥用所导致的伦理问题。杨兴隆借助语料库研究软件AntConc的词表、词簇、索引图表等功能,对美国当代非裔小说家科尔森·怀特黑德的《第一区》进行了措辞、句法的文体分析,并探讨了作家的叙事倾向。尹峰对维兹诺的历史小说《蓝鸦》中主人公巴塞尔的伦理身份建构问题进行了探析。于安琪分析了拉尔夫艾里森《看不见的人》中主人公在“伦理现场”中的伦理选择、伦理身份及伦理意识。

47组由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杨梅李楠、山东大学研究生祝宇燕共同主持,华中师范大学蒋文颖老师评议。本组聚焦伦理选择与科幻选择,对科技伦理、伦理选择、伦理关系等问题展开了探讨。张星钰和左铭都以科技伦理为切入点,前者从单向度理论视角出发,以菲兹杰拉德的作品为基础,揭示科技异化是单向度社会形成的根源;后者以《零历史》为文本剖析了伦理关系的混乱问题,揭露了后现代社会背景下科技对人潜意识的影响。张许诺探析《夜访吸血鬼》中的伦理困境。张郁竹分析了《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中女性所面临的伦理冲突与身份危机,批判了父权体制和南方传统伦理秩序。张志玲研究了《红字》中女主人公对待清教社会伦理态度的转向。周湘文探讨了《虚拟偶像爱朵露》中伦理关系、伦理选择等与人的主体身份构建之间的关系以及其道德启示。朱小婷探析《所有我们看不见的光》中人性建构对于挣脱伦理困境的关键作用。祝宇燕对《最蓝的眼睛》中黑人伦理身份混乱、精神迷失问题以及美国黑人群体内在伦理价值缺失的现状根源进行了探究。

48组由浙江大学博士生楼昱主持,南开大学教授刘英评议。本组以跨学科与跨媒介为视角,对科技与人文、疫情与疾病、生态伦理等问题展开了讨论郭静对韩国疫情类影片中女性形象展开“非女性英雄”探讨,揭示出女性在现实与非现实的割裂状态下强大的治愈能力。赵世城以“电影叙事伦理”为研究视野,以《失控玩家》与《头号玩家》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电影叙事中的伦理功能和价值取向。李嘉自然杂志Futures专栏1999-2019年期间所刊载的科幻小说为研究切入点,考察了文学想象之于科技命题的引领作用。马珂剖析了《我这样的机器》所展现出的存在主义文学特征和哲学思想。黄舒婷分析了《儿童法案》中麦克尤恩的疾病书写,揭示其对人性与道德问题的伦理反思。廖心茗探讨了笛福《瘟疫年纪事》的疫病书写和伦理建构。王璇探究了《在耶稣脚下》中的医学伦理,肯定了墨西哥裔美国人面对医疗不公的反抗和自我价值的追求。杨瑷歌剖析了《血疫》《血殇》中医护人员、普通民众和军方政府在埃博拉疫情泛滥这一伦理语境中所展现的生命伦理症候。周莹以《埃斯库拉庇俄斯之杖》诗歌为例,分析玛丽安·摩尔如何借助脊髓灰质炎疫情隐喻美国彼时医学商业化的社会弊病,映射医学伦理的失衡,呼吁医学伦理的回归。穆玉瑶将西方学界关于动物伦理问题的研究与文学伦理学批评相结合,以当代美国文学为研究范本,批判与解构其反应出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许婧对《鹿之民》展开了生态伦理解读,探析了法利·莫厄特的生态伦理哲思。

49组由浙江大学博士生赵莹、华中师范大学硕士生曾玉玲共同主持,浙江大学副教授姜磊评议。本组聚焦族裔文学的伦理视角。曾玉玲探讨了《小小小小的火》中两位女性角色的规则与自由的不同伦理选择。冯友民探析了《根》中种族关系所蕴含的伦理问题。葛璐通过分析《克拉拉与太阳》中的三对亲子关系,反思“爱”在人际困境中的重要意义。郭小曼聚焦《克拉拉与太阳》中的后人类书写,从人性与人际关系的角度解读人类与后人类之间的关系。韩阳从“自我”与“他者”切入,考察《铁器时代》的伦理内涵和作家的伦理观。何蕾分析了《金童玉女》中小人物在社会转型中面临的多重伦理困境。黄馨文借助幽暗生态学的理论视角,关注《胎记》的反讽艺术及其伦理意涵。林杉研究了《红罗裙》中跨文化语境下人物的伦理困境与伦理选择。刘玉洋通过分析《海边》中人物的伦理选择,考察作家对难民群体的人文关怀。骆秦以戴小华作品中的女性身份书写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女性身份意识及伦理困境与选择。齐心基于族裔流散认同理论探析非裔美国人的伦理选择转换过程,并阐释其中的伦理内涵。

50组由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生宁艺阳、浙江工业大学本科生谭沥寒共同主持,浙江大学副教授袁淼叙评议。本组聚焦族裔文学的伦理视角。任智峰剖析了古尔纳小说中的后殖民社会与伦理困境。尚芷萱分析了《同情者》中的两条伦理主线及其产生的伦理困境。孙芳睿以生态伦理视角剖析《你一生的故事》中自由意志与伦理道德的冲突。孙家宝探析《莱尼大妈的黑臀舞》中的情感书写和身份建构。汤雨晨研究《喜福会》中的伦理身份困境与出路。汤孜瑞探究了《克拉拉与太阳》中非人类的特性以及非人类与人类的关系与区别。唐玉涵梳理了《天意》的伦理结构,揭示作品的伦理内涵。王博从文学伦理学批评视角出发,阐释《圆屋》中美国印第安保留地中复杂的法律体系和印白冲突的族裔伦理环境。王辰以《无可慰藉》为研究对象,探究小说中人物身份焦虑的成因以及瑞德尝试解决这一困境的失败原因。王倩楠探讨文学伦理学批评视阈下的石黑一雄小说人物伦理身份解构过程。王维轩关注石黑一雄科幻伦理小说中的残障呈现与身体秩序的关联。

第51组由山东师范大学硕士生董文静、山东师范大学硕士生郭丹阳共同主持,浙江大学副教授丁光评议。本组聚焦族裔文学中的伦理问题,对族裔群体所处的复杂伦理环境以及文本中的教诲价值展开探讨。武琳探讨了《低地》中的伦理困境与冲突。柳婉婷通过社会学、心理学与文学伦理学的交叉研究,探析《无声告白》异质家庭中的生活伦理。罗理浩剖析了《十字架上的魔鬼》中的后殖民伦理现状与身份危机。邱泽静探寻了《美国佬》中女性伦理身份困境和身份认同。王璇和薛嘉欣都以《克拉拉与太阳》为研究对象,前者探讨机器人“克拉拉”的伦理困境和伦理选择,后者分析现代基因编辑技术伦理。张锦探究《伤心情歌手》中的伦理意识。余宁和张露文都以《杀死一只知更鸟》为研究对象,前者从儿童视角出发探讨文本的伦理教诲价值,后者则着重探究文本中矛盾的伦理教诲。张蓉探析《女勇士》中勇兰割裂的女性身份困境。钟凯来考察《喜福会•伤疤》中“痛彻骨髓”的孝道。马可以空间理论探究了《我的花园》和《热带地区的园艺》对零散岛屿空间的实际关注。

52组由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苏学林、西安外国语大学硕士生高依诺共同主持,湖北大学王希翀老师评议。本组主要从文化学、传播学、语言学等学科视角出发,探讨文学伦理学批评跨学科研究的多样化途径。刘旸琛卉研究了中式家族观念的发展情况和中西方家族观念存在差异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挖掘中国家族观念的当代价值。牛硕从劳伦斯绘画、画论和小说作品间的互文性关系入手,探讨了作家存在于两种艺术形式中共同的主题思想。齐若冰和赵娇分别探究了《羚羊与秧鸡》和《差分机》中的科技伦理问题。石一琨引入索绪尔语言符号学中“能指”与“所指”的概念工具,将明恩博与鲁迅关于“好面子”习性的描述进行了比较研究。徐馨蓉探析文学伦理学批评如何成为网络文学评价体系的重要维度。杨宇分析了《素食者》中女性的抗争与逃离。张雅琼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相关理论,分析了《悲惨世界》中沙威的悲剧。赵恩洁以《自然》杂志Futures专栏于1999-2019年间所刊载的科幻小说为切入点,通过剖析该专栏的设立意图及价值,探讨人文与科学之间的关联。

 “大学生领航论坛”是为文学研究领域的大学生群体打造的跨学科国际交流平台,旨在为学术积累和成长阶段的大学生学习文学伦理学批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扩展国际学术视野以及培养创新性思维提供学术支持。论坛聚焦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探讨与跨学科研究方法实践,追求高端、一流、卓越和创新的学术路线,从不同学科和视域共同研讨基本理论与核心术语,追踪前沿话题,开展学术交流和互鉴。“大学生领航论坛”是浙江大学本科生课程建设的一次改革创新,也是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高度重视本科生课程建设的具体举措之一。论坛着眼于大学生思想品德、人文素质、研究能力、语言表达、文化品格等核心素养的培养,以本科生课程为依托,以古今中外文学经典作品为研究对象,把课程建设、课程思政和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结合在一起,推动大学本科教学改革。

浙江大学世界文学跨学科研究中心

浙江大学本科生院教务处通识教育中心

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英文系联合英国华威大学

2022517





联系我们

电话:0571-88206044

邮编:310058

地址:杭州市余杭塘路866

官方微信学生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