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由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主办,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会承办的北京大学第十四届外国语言文学研究生学术论坛以线上会议的方式成功举办。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生吴亚蓉、赵洁以及硕士生王娅婷、宋楠、张鹏飞、赵柏锜、朱含汐等七位同学的论文通过专家评审,代表学院参加本次学术论坛,并荣获多项佳绩,展现了我院学子扎实的学术素养和良好的精神风貌。其中,一等奖获得者吴亚蓉同学作为获奖学生代表应邀在论坛开幕式上做学术汇报,从地理与文化的角度解读了莎士比亚《错误的喜剧》中以弗所的重要性,受到好评。
学院研究生获奖情况
姓名 | 论文类别 | 论文题目 | 指导教师 | 获奖等级 | |
吴亚蓉 | 西方语言文学文化 | 阈限的以弗所——《错误的喜剧》中的宗教氛围与身份焦虑 | 郝田虎 | 一等奖 | |
王娅婷 | 翻译理论与实践 | 《译丛》杂志带给中国现当代文学译介的启示与思考 | 冯全功 | 二等奖 | |
赵洁 | 西方语言文学文化 | “隐秘的纳萨尔”:裘帕·拉希莉《低地》中的政治无意识 | 隋红升 | 二等奖 | |
宋楠 | 西方语言文学文化 |
| 孙艳萍 | 三等奖 | |
张鹏飞 | 西方语言文学文化 | “出言以尽象,立象以尽意” | 高奋 | 优秀奖 | |
赵柏锜 |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语言服务视角下的国际组织语言政策 | 徐雪英 | 优秀奖 | |
朱含汐 | 翻译理论与实践 | 自是霜娥偏爱冷——《青衣》中筱燕秋的人物形象及其英译评析 | 冯全功 | 优秀奖 |
论坛开幕式上,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陈明教授致开幕辞,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的两位优秀青年学者程莹老师、樊星老师带来精彩的主旨演讲,分享了她们在科研道路上的心得体会。四位来自不同语系和方向的获奖学生代表,包括吴亚蓉同学,应邀向大家展示了自己的研究成果。下午分论坛的讨论中,参会者们按投稿方向参加不同主题的分论坛,进行学术分享和交流。随后,分论坛嘉宾贾岩、李睿恒、王帅、毛明超、罗正鹏、张忞煜、张晶老师对各分论坛进行总体点评。最后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王丹教授宣布获奖名单并致闭幕辞。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于2009年发起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学术论坛,至今已成功举办十四届,旨在促进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发展,为相关领域研究生提供学术交流平台。本届论坛共收到投稿571篇,创历届投稿数最高,投稿人来自国内外127所高校,论文主题涉及东方语言文学文化、西方语言文学文化、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国别和区域研究、翻译理论与实践五大方向。经过16个系(所、中心)的114位相关领域专家老师紧张的论文评审工作,最终有21篇论文获一等奖,37篇论文获二等奖,53篇论文获三等奖。
在此,对学院所有获奖学生和指导教师致以最衷心的祝贺,同时希望更多外院学子积极参加各种学术论坛,再创佳绩!
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
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中心供稿
2022年5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