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中德文学交流史话”第15期暨“子衿讲座”第17期顺利举行

发布者:刘芳   发布时间:2022-12-09

12月7日下午,“中德文学交流史话”第15期暨“子衿讲座”系列第17期在线上平台顺利举行。讲座主题为“在启蒙中反思启蒙——莱辛三部市民剧试解”,主讲人为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张辉教授,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刘永强副教授担任主持。讲座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三百余名高校师生。

作为本场讲座的楔子张辉教授辩证总结了莱辛历史定位及其主要思想特点。若分别从哲学、文学、宗教的角度来看,莱辛思想介于理性主义与唯心主义、法国古典主义与德国“狂飙突进、正统基督教与激进自然神论之间,以零散、自相矛盾为特点,同时也能以戏剧性和隐微教诲促发进一步思考接着,张辉教授简要说明了莱辛的几个悖论性概念,“理性基督教”“市民悲剧”“有人气的英雄”“平常的奇迹”“可能性/似真性”

讲座的主体部分,张辉教授在介绍莱辛主要戏剧作品的基础上,以贯通的视角分析了莱辛的三部市民剧,即《萨拉小姐》(1755)、《明娜》(1767)和《艾米丽亚》(1772)。从文体上看,这三部剧分别属于市民悲剧、喜剧和“悲剧”;其戏剧场景设置与戏剧主题,也与文体相呼应,具有混杂性。而虽然三部戏剧的角色都以市民/中产阶级为主,但都无一例外有贵族乃至王子登场,女性形象对戏剧来说也至关重要。而且,尽管剧本多使用市民语言,其间却也含有许多突兀的“哲学大词”,以凸显其严肃主题。与此同时,戏剧情节则都体现了表面的破绽、巧合与内在必然性的张力。由此可见,莱辛的市民剧具有多元混杂的特点,与他的思想一样处于一种居间状态。

在讨论了三部戏的共同点之后,张教授深入戏剧文本内部做了进一步细读,试图揭示并解释三部戏最重要的内在关联。作为德国第一部市民悲剧,《萨拉小姐》主人公近乎完美的仁慈与德性,恰恰反衬了莱辛试图将普通人与悲剧性、崇高性建立联系的开创性努力。而喜剧《明娜》则突破了其文体的规定性,几乎没有出现反面角色,营造了一个好人世界的乌托邦,从而以别出心裁的方式对日常生活和生命故事做了惊人的升华。耗时15年完成的悲剧《艾米丽亚》可与古罗马悲剧《弗吉尼亚》对读,张辉教授结合前两部戏,着重讨论了该剧对自然情感的顺从与抵抗以及与死亡主题的呼应关系,以此对个体生存的意义做了形而上的思考。

在讲座的结语部分,张辉教授指出,从启蒙思想的总体框架出发考察莱辛,其市民剧介于“温和启蒙”与“激进启蒙”之间,体现出既相信理性的力量,又捍卫某种传统价值的特征。而从莱辛三部市民剧的视角反观启蒙本身,则可见其中所蕴含的对启蒙所作的喜剧性和悲剧性超越。莱辛带给我们的是传统“等级论”转换为现代性“类型学”之后的思考,向我们抛出了如何启蒙、凭什么启蒙、在什么意义上寻找启蒙基础等问题。

报告结束后,刘永强副教授作简短总结:挖掘莱辛三部市民剧的共同之处,并置于启蒙反思的语境之下,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从三位勇敢智慧的女性形象中可以窥见启蒙精神的基本理念以及莱辛处于两种启蒙之间的思想。与会师生就女性形象与封建强权、莱辛与古希腊戏剧之间的关系、戏剧情节的巧合与必然等话题展开了交流。本次讲座在热烈的讨论中圆满结束。


/文:步静怡

外国语学院德国学研究所、德国文化研究所


联系我们

电话:0571-88206044

邮编:310058

地址:杭州市余杭塘路866

官方微信学生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