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子衿学社系列讲座第29期“口笔译过程的眼动研究”专题讲座顺利举行

发布者:刘芳   发布时间:2023-05-22

2023年5月18日星期四上午,“子衿学社”系列讲座第29期在外国语学院如期举行,英国杜伦大学现代语言与文化学院终身教授、翻译学与语言学博士生导师、跨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郑冰寒教授为大家带来题为“口笔译过程的眼动研究”的专题讲座,由翻译学研究所所长、中华译学馆常务副馆长郭国良教授主持,吸引了广大师生积极参与。


郑冰寒教授首先立足于翻译研究转向,从语文学派翻译研究、翻译研究语言学转向、文化转向、社会学转向到现今正涌现的技术转向总体梳理了翻译研究发展脉络,并指出:1.自从翻译学学科建立以来,翻译研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翻译研究的内涵日益丰富;2.在上述研究转向的基础上,我们身处于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数字时代,ChatGPT等技术的发展对翻译行业、对译者职业、对翻译教育教学产生了复杂且巨大的影响,我们需要将翻译这个概念放在翻译学中重新概念和界定;3.随着科技的发展,眼动仪、核磁共振等设备的引入推动了翻译过程研究方法的进步,为口笔译的深入研究做出了铺垫,我们要适时接受学习新的方法和技术帮助科学研究。

接着,郑冰寒教授结合两篇科研成果以实际案例为大家分别讲解了翻译过程研究的研究设计和方法以及眼动仪在口译笔记研究中的应用。在讲解研究“Consultation behaviour with online resources in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an eye-tracking, screen-recording and retrospective study”时,郑冰寒教授介绍了基于前人理论构建的研究框架,从翻译信息需求、信息查询行为、信息使用三个方面入手,使用了眼动追踪、信息搜寻和相关度评估、问卷调查、回溯访谈等研究方法,多维度地论述了翻译难度与译者信息搜寻行为之间的关联。在介绍“Note-taking effort in video remote interpreting: effects of source speech difficulty and interpreter work experience”研究中,郑冰寒教授将口译的笔记研究描述成一个“小窗口大效应”的过程,他指出口译笔记高度的个性化、指导和实践之间的脱节提升了口译笔记教学的难度;口译笔记过程的认知机制、口译笔记材料难以获得增加了口译笔记研究的难度,但正是因为这种种困难才体现了研究的价值所在。郑老师指出在口译笔记探究的过程中应注重三个层面,即笔记记录,笔记阅读和笔记本身。在该研究中,郑老师团队使用了数字笔、眼动仪、实时录音收集了口译员线上远程口译的笔记数据,设计了完整完善的实验步骤,明确了口译过程中各项活动的测量指标,探究了翻译难度和经验效应对笔记认知负荷和笔记时间管理的影响。

在讲座末尾,郑冰寒教授对有志于迈入口译研究领域的学生及青年教师分享口译研究的入门书籍和未来可以介入的研究方向。郑冰寒教授表示口译作为极端语言使用的一种形式,经常用于心理语言学的研究和分析,我们需要明确研究的切入点,厘清是立足于翻译学使用心理语言学方法开展研究,还是立足于心理语言学以口译为研究对象开展研究,并向同学们引介了口译领域重要的国际期刊和书籍。最后,在场的学生们踊跃发言,郑教授耐心解答,形成了良好的学术交流氛围。

郭国良教授表示本次讲座让大家受益匪浅,让同学们对眼动追踪在翻译研究中的使用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为同学们打开了翻译研究的视野,了解到了未来可前进的研究方向,学习到了新的研究范式。同学们表示经过本次讲座的学习,深入理解了翻译研究和心理语言学研究的交叉和应用,对此类实证研究的设计和方法有了更多的思考,更明确自己在学术道路上前行的方向。

 

/文:万亨悦 金琦

外国语学院子衿学社


联系我们

电话:0571-88206044

邮编:310058

地址:杭州市余杭塘路866

官方微信学生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