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

“子衿讲座”第49期/“中德文学交流史话”第23讲顺利举行

发布者:刘芳   发布时间:2023-12-05

2023年12月4日下午,浙江大学董氏文史哲学术沙龙“中德文学交流史话”系列讲座第23期暨浙大外国语学院“子衿讲座”系列第49期顺利举行。本次讲座以“卡夫卡与西方早期电影的‘情缘’”为主题,主讲人为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卢盛舟副教授,主持人为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刘永强副教授。


在讲座伊始,卢老师结合自身经历生动地向听众们介绍了卡夫卡这位文学大家的生平,并以卡夫卡的书信、日记中两句话——“我们将更持久地、更频繁地去电影院”和“我们必须为了活动电影而活”——将话题正式引入卡夫卡与西方早期电影之间的关联。卢老师首先指出,早期西方电影的中心不在好莱坞,而是在欧洲,法国和丹麦是当时最强劲的电影出口国。因此,卡夫卡看的电影更多是欧洲电影。此外,卡夫卡与女友解除婚约后,电影于他而言成了一种重要消遣。在1913年11月20日的日记中他曾记录道,自己在电影院一口气看了《洛洛特》、《船坞里的不幸》、《终于没人了》三部电影。

在讲座第二部分,卢老师勾勒出了电影与卡夫卡文学创作之间的关联。卢老师强调,电影对卡夫卡来说并非仅是一种娱乐方式,与之相反,电影对他的文学创作带来了充沛的创作灵感,影响甚大。举例而言,卡夫卡的第一次长篇小说的创作尝试《理查德与萨穆埃尔——第一次铁路旅行》中就即以火车小说为题材,有向电影致敬的意味,因为火车意象在早期电影中频频出现。除写作题材外,卡夫卡在写作手法上也从早期西方电影那多有借鉴。譬如,卡夫卡在第二次长篇小说的创作断片《失踪者》中场景描写注重布光,不同场景的光线转换勾勒出小说主人公的命运线条。这或许源自早期丹麦电影的影响。

此外,卡夫卡与电影有“结缘”也有“绝缘”,一些著名的早期德国默片在其书信日记中从未提及,如《卡里加利博士的小屋》等等。对此,卢老师点明了卡夫卡疏离电影的美学动因:1)相比于图像的直接、具体与单义,卡夫卡更偏爱文字的间接、抽象和多义;2)卡夫卡想捕捉每一帧电影画面的细节,想将动态的电影固定住,成为静态的图像。

卢老师图文并茂、深入浅出的讲座激起了在座师生的讨论热情。主持人刘永强副教授以及同学们都积极发言,现场讨论氛围热烈,同学们皆表示受益匪浅。


/图:陈子轩

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子衿学社

德国文化研究所/德国学研究所


联系我们

电话:0571-88206044

邮编:310058

地址:杭州市余杭塘路866

官方微信学生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