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

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第十一届青年学术论坛顺利举行

发布者:刘芳   发布时间:2024-05-21

2024517日,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第十一届青年学术论坛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成功举办。本次论坛围绕外语教育、翻译、文学、应用语言学、理论语言学以及区域与国别研究等方向展开互动对话和深入交流,并以此为契机,探讨青年学者发挥外语学科专长,服务国家战略发展。

(张彦教授致辞,张慧玉教授主持开幕式)

论坛邀请浙江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张彦教授致开幕辞,张彦教授代表浙江大学社科院欢迎、感谢各位嘉宾参与此次学术论坛。她充分肯定了外国语学院在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中的成绩,并表示此次论坛具有重要意义,为青年学者提供了组织化、品牌化、体系化的发展平台。此外,张彦教授简要介绍了社科院构建人文学科建设、帮助青年学者发展的工作重点和要点。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张慧玉教授主持开幕式。

(张绍杰教授主讲,董燕萍教授主持)

大会首场报告邀请东北师范大学教授、浙江工商大学特聘教授张绍杰担任发言嘉宾。张绍杰教授以“面向未来的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挑战与对策”为报告主题,表示传统的“通识教育+专业教育”模式具有单科性,伴随着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数智时代对未来文科教育将会产生颠覆性的影响,提出外语人才培养应注重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培养,需要重新思考培养模式、培养规格、培养方式,人才培养理念更应强调从工具性培养转向人文性培养,从单一学科培养转向跨学科培养,从技能培养转向研究培养。报告由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董燕萍教授主持。

(王东风教授主讲,邵斌教授主持)

中山大学王东风教授聚焦翻译研究,以题为“英汉诗歌之间的节奏共鸣”做大会报告。他指出以往学者、译者将诗歌翻译简单地处理为归化、异化具有误导性,没有把原诗的真相展示出来,译文与原诗的诗学原型有较大的距离。而实际,采用格律等值翻译法,即“以平仄代抑扬”,则很大程度上可以还原原诗格律,进而揭示西方诗歌的真相,更符合节奏生成机制。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语言与翻译系主任邵斌教授主持本场报告。

(杨金才教授主讲,赵佳教授主持)

南京大学杨金才教授以“当代外国文学研究的理论反思与话语建构”为主题,指出文学研究面对外来理论存在直引、照搬和理论与文本分析割裂等问题。接着,杨金才教授介绍了文学批评的历史发展,继而谈到当下外国文学研究,要立足新时代中国语境,辩证、客观地看待外国文学创作与批评理论,对西方观念、思想和文论进行科学的“中国化”阐释,致力于中国外国文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和中国特色外国文学研究学术话语体系建设。本场报告由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赵佳教授主持。

(赵蓉晖教授主讲,杨静教授主持)

上海外国语大学赵蓉晖教授报告的主题为“中国语言学国际学术话语权内涵与建设方略——基于知识社会学与传播学的话语权重构与反思”。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和学术话语权问题直接关涉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提升中国语言学的国际话语权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赵蓉晖教授指出,现有语言学研究过度强调二元对立,忽视了西方内在多样性以及学科制度精英编写的权威出版物。赵蓉晖教授基于知识社会学和传播学原理,从话语权概念和语言学的学科使命入手,重新定义“学术话语权”,讨论中国语言学国际话语权的内涵与目标;从话语权结构入手,讨论中国语言学国际话语权建设的维度,分析所面临的问题。最后,她提出若干提升策略,并以此展望语言学发展的趋势。本场报告由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杨静教授主持。

下午,论坛分为语言学、文学、翻译学研究三个方向举行了主旨报告和分会场报告。

(语言学、文学、翻译专场主旨报告)

语言学会场邀请长聘副教授胡洁、百人计划研究员施嘉伟,文学会场邀请百人计划研究员张炼、Will Greenshields,翻译学会场邀请冯全功教授、特聘副研究员杜磊分别进行了主旨报告,吸引了全院各个研究方向的青年学者听会。

(分会场报告)

最后,近70位青年学者分别在9个分会场进行论文分享,各小组点评专家就论文框架设计、文本撰写等方面进行了一对一的指导。

本次论坛内容充实,嘉宾的演讲和交流紧追社会的热点和前沿问题,参会者表示受益匪浅,在交流学习中加深了对外语学科未来走势的认识,明确了当下社会环境中发挥外语专长的方向,为进一步服务国家战略发展找到了落脚点。

文/图:王娅婷、刘芳、涂德松

外国语学院科研与地方合作科



联系我们

电话:0571-88206044

邮编:310058

地址:杭州市余杭塘路866

官方微信学生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