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全国高校法语专业第十届博士生论坛暨第十七届硕士生论坛顺利在线上举行。
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法语语言文化研究所共有2位研究生参加此次论坛。2022级博士生龙湖心荣获博士生组二等奖。他的论文题目是《<追忆似水年华>中音乐与语言关系的三重悖论》。

文章围绕《追忆似水年华》中音乐与语言的复杂关系展开讨论:首先,语言表现为由各种确定规则组织的公共符号系统,而音乐常常被认为直接指向个体不可被语言捕捉的内在体验。然而,这一对立背后还隐含了另外两重悖论式的议题,其一为“音乐的意义”,其二为“语言的音乐性”。这两重悖论最终扬弃了音乐与语言的表面矛盾:一方面,音乐作为一种具有确定组织方式的符号系统,其形式与语言相近;另一方面,构建语言所需的材料,无论是声音还是文字,其本身已进入主体的知觉体验之中,语言因此在其物质性层面表达出类音乐、类诗学的性质。通过对这三重悖论的展开,读者得以厘清一些关于音乐与语言关系的误解。
2023级硕士生刘卓恺荣获硕士组语言学分论坛一等奖。他的论文题目是《法语持续体构式交替研究》。

文章基于概率语法的理论模型及多因素分析的研究范式,结合量化和质化方法,对法语持续体构式的选择替换问题进行了全新阐释。文章认为,规范语法中提出的功能分野并没有被言说者遵循,而实际上影响说话者在构式之间进行选择的动因是语境的主观性程度。这种倾向可能源自“构式污染”的效应。
两位同学的发言主题清晰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结构合理,表达流畅,得到了现场评委老师的肯定。两位同学还与评委老师就相关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近年来,浙大法语所不断优化、完善研究生培养方案,在专业课程之外举办各种学术讲座,建设国际交流项目,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与交流能力。在导师的指导下,多位研究生在各种学术论坛上取得佳绩,为进一步深造打下了坚实的学术基础,成为高层次研究型创新人才的重要储备力量。
文:刘卓恺、龙湖心
法语语言文化研究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