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14日下午,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语言文化研究所系列讲座在紫金港校区东五201室隆重举办,标志着秋冬学期的首场日本文学讲座拉开序幕。本次讲座特邀旅日诗人田原先生作为主讲嘉宾,由日语所负责人阿莉塔老师主持,日语所俳谐研究领域的青年学者胡文海老师担任评议人。活动吸引了日语专业本科生、研究生以及校内其他专业的教师踊跃参与。
著名的旅日诗人、日本文学博士、翻译家田原,现任教于日本城西国际大学。出版有汉语诗集《梦的标点——田原年代诗选》、日语诗集《田原诗选》《梦蛇》《石头的记忆》等10余册。先后在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地区、日本和美国获得过华文、日文诗歌奖。主编有日文版《谷川俊太郎诗选集》,出版有《谷川俊太郎诗歌总集》22册以及辻井乔诗选、高桥睦郎诗选、金子美铃全集、松尾芭蕉俳句选等。出版有日语文论集《谷川俊太郎论》等。作品先后被翻译成英、德、西班牙、法、意、土耳其、阿拉伯、芬兰、葡萄牙语等十多种语言。
田原教授精心准备的讲座内容分为两个主要部分:首先,他详细阐述了日本文化的独特特征及其形成原因;其次,他探讨了俳句的起源及其演变历程。在讨论日本文化及其民族特性时,田教授从多个角度进行了概括,包括其深邃性、物哀、步调的一致性、墨守成规、气息相合、村落社会的结构、技术的积累、情感表达的含蓄以及对时间的严格遵守等方面。在追溯日本文化的根源时,田教授特别强调了遣隋使和遣唐使所扮演的关键角色,并详细说明了中国文化对日本汉字和假名的形成,奈良和平安时代和歌的发展所产生的深远影响。随后,田教授围绕俳句的起源进行了深入探讨。他以松尾芭蕉、正冈子规、高浜虚子等人为例,解读了他们提出的“不易流行”、“写生论”、“客观写生”等俳句创作理念的差异,并结合具体的俳句作品进行了细致分析。例如,他引用了松尾芭蕉的“古池や蛙飛こむ水のおと”、小林一茶的“痩せ蛙負けるな一茶是に有り”、与谢芜村的“菜の花や月は東に日は西に”、正冈子规的“柿くへば 鐘がなるなり法隆寺”、夏目漱石的“灯を消せば涼しき星や窓に入る”以及高浜虚子的“去年今年貫く棒の如きもの”等作品。
接下来,胡文海老师进行了深入的专业点评:田老师以历史的视角,详细阐述了日本文化的发展与变迁。从连歌到地下连歌,再到俳谐,直至发句演变为俳句,俳谐文学突破了身份制度和传统观念的桎梏,融合了日本不同社会阶层的文化精髓与特色。俳谐不仅具有诙谐、问候、抒情等多种功能,它还是文化与知识的精华所在。尽管文字简练,俳谐所蕴含的精神世界及画面感却是极为丰富和广阔的。从贞门、谈林、松尾芭蕉、与谢芜村、小林一茶,到正冈子规、虚子,俳谐文学经历了从雅俗共赏、虚实结合,诗画交融、感悟写实的发展变化,故而四百多年来经久不衰,不仅记录了历史,也向我们展示了不同时代、不同空间、不同地域的风俗文化。
讲座持续了两个半小时,在最后的互动环节中,围绕俳句的讨论尤为专业和热烈,最终圆满结束。我们相信,日语所的系列讲座能够为同学们拓宽专业知识视野,并发挥其应有的指导作用。
文:阿莉塔·胡文海
图:夏瑛·许诺·郭桓维
审核:阿莉塔
日语语言文化研究所
2024年9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