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简介
在浙江大学与德国慕尼黑大学的校际合作框架下,浙江大学德语专业与慕尼黑大学对外德语(DaF)专业共同推出名校课堂项目,以增进两国专业交流,架设中德学子的友谊之桥。
2021年至2023年,浙江大学每年选派德语专业学生参加由慕尼黑大学提供的空中课堂。今年起,两校推出线上线下结合式的名校课堂模式,并将受益范围扩大至省外高校。
2024年慕尼黑大学名校课堂以“语言·文化·学术”为主题,包含语言课程、学术讲座、工作坊以及丰富的课外文化活动。
经自主报名与测试选拔,共有来自浙江大学、浙大城市学院、南京工业大学、吉林外国语大学的22名学生参加本期名校课堂,其中11名为浙江大学德语专业学生。
(慕尼黑大学主楼集体合影)
“线上+线下”:沉浸学习
本期名校课堂分为线上课程和线下实践两个部分。
7月22日至8月3日为第一期线上课程。在开营仪式中,浙江大学德国学研究所所长李媛教授与慕尼黑大学对外德语专业Jörg Roche教授先后致辞,表达了对项目新模式的期待,并强调了“具身学习”的重要性。具身学习强调身体经验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它超越了传统的课堂教授型学习模式,要求学生在真实环境中主动探索、自主学习。随后,德方项目执行负责人Kseniya Borodina老师对慕尼黑大学及对外德语专业进行了介绍,并带领同学们完成了后续两周的线上预备课程与自主学习模块。
8月4日至17日,项目全体学员在浙江大学德国学研究所练斐老师的带领下前往德国慕尼黑,开展为期两周的交流学习。围绕“语言·文化·学术”项目主题,慕尼黑大学为学员提供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沉浸式学习内容。
线下语言课程由Maria Christine Hu老师主讲,其课程兼具知识性、趣味性和思辨性。除了学习语言知识外,同学们还就语言习得、人工智能、互联网等热点话题进行了讨论,在观点碰撞的同时提升了语言运用能力与思辨能力。
“学术”是本期名校课堂的另一个关键词。项目特邀慕尼黑大学Jörg Roche教授和Simone Schiedermair教授主讲“语言与语言变体”“文学教学法导论”两门课程,增进了同学们对语言多样性、跨文化交流、教学法及其实践性的了解,激发了研究意识与学术兴趣。
2017年浙江大学与慕尼黑大学启动了“德语+”本硕直通车项目,每年均有多名浙大德语专业本科生通过直通车赴慕尼黑大学进行硕士深造。这次名校课堂的学术课程为接下来有意赴慕大深造的德语学生做好了充分的学术预备。
(线下课程实录)
三、学以致用:具身学习
“具身”是本次慕尼黑大学暑期名校课堂的一大特色。作为一种沉浸式的教学与学习方法,具身化活动正逐渐成为连接理论与实践、知识与体验的桥梁。慕尼黑,这座融合了历史与现代的城市,以其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创新精神,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具身学习空间。
关键词一:历史与建筑
慕尼黑王宫(Residenz München)、宁芬堡(Schloss Nymphenburg)和新天鹅堡(Schloss Neuschwanstein)是德国建筑史上的瑰宝,浓缩了重要的德国历史与文化精髓。
慕尼黑王宫不仅见证了欧洲宫廷文化的辉煌时期,还承载了无数历史印记。宁芬堡作为巴洛克艺术的典范,体现了自然与艺术完美融合。新天鹅堡融合了多种建筑风格与元素,展现了路德维希二世对音乐、戏剧和中世纪骑士传说的追求,是德国重要的文化名片。
本期名校课堂将历史课搬进博物馆,让同学们沉浸于历史和文化情境中。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感官通道的参与也有助于加深对建筑美学、历史背景和文化氛围的理解。
(宁芬堡里的历史艺术沙龙)
关键词二:技术与艺术
德意志博物馆(Deutsches Museum)、宝马博物馆(BMW Museum)和现代绘画陈列馆(Pinakothek der Moderne)从不同维度展现了德国在科技史与艺术史上的发展,以及科技与文化的交融。
德意志博物馆是世界上最早、最大的科技博物馆之一,展品涉及50余项科技领域,既有荣获德国未来奖的最新科技成果,也有来自中国浙江的木拱廊桥文化遗产。宝马博物馆呈现了宝马集团从飞机发动机制造商到全球汽车巨头的转变,以及宝马的创新技术和设计理念。现代绘画陈列馆收藏了众多德国艺术家的现代艺术作品。在这里,同学们不仅近距离欣赏到了浪漫主义、表现主义代表人物的作品,还与世界各地的参访者一道作画,通过绘画共同探讨“存在与认知”这一哲学命题。
关键词三:文化与教育
本期项目学员还参访了歌德学院全球总部以及Hueber出版社,二者均为德国文化与教育的代表机构。
歌德学院致力于推广德语和德国文化,与我国德语界亦有广泛而深入的合作。Hueber出版社则出版了大批高质量德语教材,部分教材已由我国知名出版社引进。通过此次参访,同学们更为全面地了解到了文化机构的运作程序,文化活动与外语教材的编写过程,并对中国优秀文化传承和对外传播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
在这趟文化之旅中,同学们还体验了巴伐利亚的传统文化活动,原本只存在于课本上的内容变得真实而立体。
(参访歌德学院)
通过上述具身学习体验,学员们不仅收获了知识和灵感,践行了文化交流,还深化了对文化传承、发展、创新的理解。暑期名校课堂项目为同学打开了通往德语世界的大门,让德语学子有机会亲历德国,并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学习、成长。
四、学生感想
王同学:
对于语言学习者来说,能够在目的语国家学习是很宝贵的机会。我在慕尼黑度过了充实而快乐的时光。
当然学习并不止于课堂,社会本身就是一堂大课。在丰富多样的课外访学中近距离地观察德国社会并体验生活是不可多得的独特体验。比如在访问过程中我可以与不同社会身份的当地人进行交流,这使我初步了解了当地不同人群的生活方式与思维习惯,对于培养开放包容的心态也具有积极意义。
此次慕尼黑之旅使我能够更加从容地面对文化差异带来的文化冲突,更加自如地使用恰当的说话方式应对不同的社交场合以及学会如何平衡学习与日常生活。
李同学:
通过本次慕尼黑大学的名校课堂,我深刻体会到了语言与文化的紧密交融,也感受到了具身学习的魅力。德语不再是书本上的字符,而是成为了我与德国朋友交流的桥梁,让我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和文化背景。同时,走进德国社会也让我对德国的人文风情有了更直观的感受。
这次交流不仅提升了我的语言能力,更激发了我对德语及德国文化的浓厚兴趣,为我的专业学习注入了新的动力。作为新时代青年和浙大学子,我将在未来的学习过程中努力培养自身的家国情结、全球视野和专业本领,肩负起当代青年之责任,为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贡献力量。
(颁发结业证书)
五、总结
由浙江大学与慕尼黑大学联合主办的2024年暑期名校课堂为期四周,项目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为期两周的线上课程及自主学习模块为实地参访奠定了基础。在线下学习及参访过程中,各校德语专业学生体验导了语言、文化与学术的深度融合。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学习模式促成知识与能力的螺旋上升。通过此次访学活动,同学们走进德国社会,在课堂内外与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交流,不仅提高了德语语言能力,在实践中锻炼了跨文化交际能力,更加深了对德国国情与文化的了解,增强了全球胜任力。
浙江大学与慕尼黑大学两所国际知名学府的合作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学术文化交流平台。在本科阶段就走进世界名校的课堂,感受其学术氛围,有助于同学们开拓国际视野,更加清晰地勾勒未来职业规划。祝愿同学们在语言学习、文化理解与学术探索中不断进步,不断锤炼专业本领,成为中德两国友谊与合作的桥梁!
校际合作小链接:
浙江大学与慕尼黑大学在德语教学与研究领域建立了全面而深入的合作关系,合作项目涵盖本科、硕士及博士三个教育层次。两校的本科生交流项目于2008年启动,已惠及近百人。2017年,两校推出的“本硕直通车”项目,为优秀学子提供便捷的升学通道。2021年,两校在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支持下启动博士生联合培养计划,已成功培育出数十位杰出的德语专业人才。在学术层面,两校教师交流频繁,包括共同申请科研项目、组织学术会议、撰写学术著作、开发德语教材等。双方合作已取得了显著成果,成为中国两国跨校合作品牌。
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德国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