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

“科技伦理活动日”成功举办

发布者:刘芳   发布时间:2024-12-03

2024年11月29日,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科技伦理活动日”在紫金港校区顺利举行。本次活动旨在探讨科技与伦理的交融,推动科研活动的规范化与高质量发展。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涵盖心理学软件培训、学术讲座和专家讨论、科技伦理审查会议,为未来科技伦理实践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与思路。

E-Prime软件培训

活动日于上午8:00正式拉开帷幕,第一场活动是E-Prime软件培训。E-Prime是一款专为心理学和行为学研究设计的计算机化实验平台,支持多种类型的刺激与反馈信号,具有毫秒级计时精度,并提供可视化编程环境。凭借其直观界面和强大功能,研究者能够高效地设计、生成和运行各种实验,从而推动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

培训中,讲解人员系统地展示了E-Prime软件的基本功能与独特优势,并通过实际操作,带领参会者完成了一个简单的小实验编程。这一实践环节帮助与会者更直观地掌握了软件应用技巧,增强了他们的科研工具运用能力。此次培训不仅为研究人员提供了学习实验设计和数据采集工具的宝贵机会,也为后续科研活动的高效开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科技伦理委员会第三次伦理审查会议

上午10:00,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科技伦理委员会举行了本年度第三次伦理审查会议。首先杨静老师简要汇报了科研伦理组在过去一年中的工作总结,涵盖了各项活动的进展、成果及问题。随后,各项目负责人详细汇报了研究进展,委员们就关键问题展开深入讨论,提出了规范化建议。会议聚焦于科研伦理的关键议题,讨论内容涵盖实验参与者酬金标准、儿童实验家长同意机制、数据隐私与安全,以及实验中涉及的责任归属问题。这些讨论不仅回应了当前科研中的实际挑战,也为未来的伦理规范设立了实践参考。

陶沙教授主题讲座:汉语脑学英语

下午13:30,北京师范大学陶沙教授带来了题为“汉语脑学英语:经验如何塑造和改变脑活动?”的学术讲座。陶教授从二语学习的神经机制切入,结合行为学与脑电研究方法,深入探讨了二语学习者在视听整合方面面临的挑战。讲座内容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指导意义,为二语学习的干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同时也强调了科研伦理的重要性,赢得现场观众的高度评价。

本次“科技伦理活动日”从理论到实践,全面展示了科研伦理在当代语言研究中的重要地位。活动不仅帮助参会者掌握了先进的实验工具和技能,也通过专题讨论和讲座深入剖析了科研中的伦理挑战与解决策略,为未来规范化、高质量的科研活动提供了宝贵启示。

图/文: 李称鑫

主办单位:科技伦理委员会





联系我们

电话:0571-88206044

邮编:310058

地址:杭州市余杭塘路866

官方微信学生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