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赋能交叉融合 优质课程开放共享
为深入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推进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以高标准、高质量构建智能课程体系,探索基于知识图谱与AI技术的智慧课程建设,外国语学院首批6门智慧课程近期在智慧树平台正式上线,面向全国共享运行。截至目前,已累计有185所高校5630人参与学习。
外国语学院首批上线6门智慧课程
首批上线的是“德语演讲—讲好中国故事”“英国文学史”“History of American Literature”“现代德语文学流派”“俄罗斯文学史”和“日本文学史”6门智慧课程。其中:“德语演讲—讲好中国故事”梳理119个知识点,并挂载了388个教学资源;“英国文学史”课程梳理了147个知识点,挂载了209个教学资源;“History of American Literature”课程梳理了130个知识点,挂载了429个教学资源;“现代德语文学流派”课程梳理了81个知识点,挂载了160个教学资源;“俄罗斯文学史”课程梳理了80个知识点,挂载了159个教学资源;“日本文学史”课程梳理了97个知识点,挂载了301个教源。
智慧课程(知识图谱AI课程)课程封面与可视化呈现
智慧课程通过深度融合课程数字化资源、知识图谱与人工智能技术三要素,构建了体系化、结构化、可视化的知识框架,助力学生系统掌握课程的核心知识点。在知识体系的梳理过程中,重点关注教学重点、难点、思政点。知识点标签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学习便利,为个性化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而且帮助新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更好地把握知识重点、难点以及实现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入,是各类课程教学目标一致性的重要保障。
基于知识图谱,实现以点带面系统学习
知识图谱能将教学内容结构化,通过知识脉络更好地展示知识之间的关系和层次。学生可观测基于知识点的学习情况,快速定位重、难点知识和薄弱知识,逐个提升掌握程度。
AI人机协同,支撑课程教学全场景
多种AI场景助力教学,从AI的算法、算力和数据储备三大核心要素24小时陪伴教学。通过AI场景助学,帮助学生个性化、精准化学习,为教师整合分散式教学资源,减少教师在备课和教学资源管理上的压力。
AI资源发现,智能推荐多模态资源
AI资源发现功能,可根据搜索的知识点智能推荐优质资源,包括视频、电子书、科研论文等多模态资源,并对资源进行分析、拆解、切片,标记出各个关联知识点的内容,推荐适合的学习内容,加快学生查漏补缺的速度,避免重复学习。
AI场景支撑,全流程助力课程运行
AI场景,支撑课程从建设到运行的全流程,“教学空间”老师可以利用AI生成思政案例、AI生成场景问题、AI出题等功能模块,帮助教师在课前备课、课堂教学及课后分析等环节减轻教学压力,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能。
AI课程助教,提供学生全天候服务
AI课程助教,利用课程专属知识库,为学生提供基于课程知识点的问答服务,根据学生的问答思路生成三个与其问题相关的追问,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提高学习效率。
智慧课程全国共享运行,实现课程数字化教学资源全国跨校共享应用,以可视化的方式展现知识关系网络,以结构化的形式描述课程内所包含的知识点、教学资源、教学活动、测评方式之间的关系,具有知识管理、学习导航、学习评估等功能,帮助学生更全面、更系统地了解课程知识点、教学资源、AI辅助智能问答,增强记忆学习内容,激发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率,实现个性化精准学习。
外国语学院首批6门智慧课程上线面向全国共享运行,第二批智慧课程正在建设中。这标志着外国语学院开启AI赋能教育数字化转型和教育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基于知识图谱与人工智能的数字化教学新模式,为广大师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学习天地、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与更为智能的学习体验,为外国语学院高素质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再添助力。
外国语学院本科与继续教育科
2024年12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