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序更替,万象新启。2024年12月27日上午,浙江大学大学外语2024年度工作会议在外国语学院东5-201会议室顺利召开。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何莲珍,院长董燕萍,副院长闵尚超、张慧玉,浙江大学大学外语公共基础课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方富民以及全体大学外语教师出席会议。
会议伊始,何莲珍围绕大学外语教学服务国家建设和人才培养做主题发言。在肯定2024年工作成效基础上,她从大学外语发展的全局角度,简要回顾了我校大学外语的发展历史,并对目前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深刻分析。结合新时代大学外语教学的发展趋势与育人责任,她指出,“名师、名课、名教材”三大核心要素是大学外语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她希望,全体教师应聚焦重点工作和个人职业发展,在确保教学质量的前提下,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凝聚力量,勇立潮头,取得具有影响力的教学研究成果,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生的卓越发展赋能,推动我校在全国大学外语界发出更强音。
董燕萍代表学院致辞。她对全体教师的辛勤工作表示感谢,并送上了新年的祝福。她鼓励全体教师继续发扬团结协作精神,在新的一年里,依托纵向传承、横向协作的双重合力,推动大学外语各项工作能更高质量发展,全体教师能且教且学且奋进,共研共长共前行。
会议期间,还举行了荣休仪式和欢迎新教师仪式,展现了大学外语传承与发展精神。退休教师熊海虹回顾了自己30年来在学校的发展与变迁,表达了对大学外语的深厚情感。另一位退休教师景敏言也表达了诚挚谢意,并为同事们送上了祝福。新教师骆蓉则激动地分享了回归母校继续从事教学工作的喜悦与期待。
在主题报告环节,闵尚超、方富民、潘珣祎和骆蓉分别就2024年工作情况、《新医科学术英语》课程建设、慧学外语智慧学习平台的应用与前景以及中国文化类大学外语通识课程改革进行了详细介绍。闵尚超基于大学外语“五个一”工程,从教学研发展共同体、外语类通识课程新体系、校本外语测评新体系、学生英语能力发展白皮书和大学英语课程虚拟教研室五个方面回顾了2024年整体工作情况,并以“四新”建设为契机,鼓励中心全体教师在新的一年里能继续齐心协力,以更饱满的姿态和更专业的精神,在教、学、研各方面等取得更好成绩。方富民分享了《新医科学术英语》课程建设经验与心得,他从课程的建设背景与目的、教学大纲设计、教学内容构建与教学模式创新等方面介绍了课程从无到有的建设过程,他强调全心投入、潜心研究、与“浙”相关、用心授课是课程在竺院试点成功的关键。潘珣祎介绍了慧学外语平台开发与使用情况,重点讲解了平台新增的英语能力自适应测试、人机口语对话E-talk模块和AI自主伴学等功能,并展望了平台在2025年进一步优化与迭代的方向,力争为全校本科生、研究生提供更智慧的外语学习平台。骆蓉以技术赋能、合作融通为主题,以国家一流课程《中国文化与国际传播》为例,阐述了中国文化类课程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助力学生国际传播能力培养,并探讨了课程数字赋能及知识图谱建设的新思路。
愿景已定,奋楫前行正当时,使命在前,乘风启航新征程。浙江大学大学外语将在未来的工作中继续深化改革,全力推进2025年各项工作,以更高标准服务学校拔尖创新人才和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开启新征程。
浙江大学大学外语公共基础课程教学研究中心
浙江大学大学外语基层教学组织
浙江大学大学外语教学中心
2024年12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