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

“子衿讲座”第94期顺利举行

发布者:刘芳   发布时间:2025-03-03

228日下午,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子衿讲座”系列第94期在东五教学楼201会议室举行。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吴芙芸教授应邀带来了题目为“记忆提取线索的权重分配:来自汉语主语反身代词加工的证据”的讲座。本次讲座由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董燕萍教授主持,吸引了众多师生参与。

吴芙芸教授从反身代词-先行词的依存关系切入,介绍了句子加工领域中的“基于线索的提取理论”,并以英语为例,指出该理论两个版本的分歧在于不同语言线索在提取过程中的权重分配。而前人研究大多通过对比不同句法依存关系来区分两种版本的理论,缺少对同一类型句法依存关系的关注。针对这一问题,吴教授认为汉语反身代词—先行词的依存关系对探究语言线索的权重分配问题具有独特价值,并简要回顾了有关汉语反身代词“自己”和“他自己”的实证研究,发现已有研究结论并不一致。吴教授指出前人研究不一致的结论可能与实验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相关。

基于上述背景,吴教授汇报了其团队考察汉语反身代词加工的自定步速阅读和阅读眼动两项实验。在汇报中,吴教授详细分享了其在研究设计中的思路和经验。例如,针对前人研究未能较好控制动词语义偏向及名词单复数匹配的问题,吴教授团队通过使用一系列预实验对这些混淆变量进行了严格控制。此外,吴教授认为,在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时,需综合理论和已有研究厘清哪些效应是回答研究问题的关键。最后,吴教授团队也根据不同的实验范式,对实验材料作了相应的调整和完善。在克服了前人研究设计的不足后,吴教授团队发现两项实验的结果均无法支持反局域效应的存在。而阅读眼动实验的结果更进一步说明,在句子加工过程中,各类型语言线索存在不同的权重分配:对于汉语反身代词加工而言,结构线索的权重高于语义线索。

整场讲座内容详实丰富,吴芙芸教授在讲座中充分展现了科学严谨的学者风范。在问答讨论环节,吴教授与在场师生就语言线索的操纵、研究结果的解释、相关研究能否扩展到人工智能领域等问题展开了讨论。最后,整场活动在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

图/文:杨雨敏

外国语学院子衿学社



联系我们

电话:0571-88206044

邮编:310058

地址:杭州市余杭塘路866

官方微信学生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