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通驱散迷茫,交流指引方向
——涉外法治(英语-法学)双学士学位项目第二导学组师生交流会成功举行
春风拂过,生机竞发,2025年3月11日中午,在春学期学习有序开展三周之际,外国语学院涉外法治(英语-法学)双学士学位项目第二导学组师生定期交流会第一次会议在紫金港校区东1—B 315进行,孙艳萍老师、寿似琛老师、苏忱老师、Maz Shokrani老师以及七位同学参加了交流会,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沟通。
交流会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会议伊始,在欢声笑语和轻松的氛围中,四位指导老师进行了简单的破冰仪式,随后指导老师们表达了对同学们学业状况的密切关心。针对同学们提出的关于学习方法、就业方向和学术研究方面的种种疑惑,老师们则一一给予分析和耐心解答。
孙艳萍老师就同学们持续关注的保研、考研策略以及未来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模式进行细致介绍,并建议大家通过旁听组会、广泛参与学术活动和重视语言基础学习等方式培养学术思维,锻炼提升综合能力;寿似琛老师对于同学们语言技能和文学的学习指明了方向,并与同学们交流“外语+X”的培养机制,建议同学们高度重视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和相关经验吸取的重要性,通过参加讲座、采访学长学姐等方式提升综合能力,不断丰富自我;苏忱老师对于法律知识学习模式进行了系统化指导,对于涉外法治专业的学习模式,苏忱老师认为这是一种不同于语言和文学学习的新形式,只有通过案例学习、司法实习并与国际时事紧密相连才能快速适应涉外法治学习模式;Maz Shokrani老师对于法学学习给出具体方案并推荐了Law Made Simple等法学素养提升书籍,强调了案例分析和法条记诵互为前提的理念。
互通驱散迷茫,交流指引方向。通过参与此次交流会,同学们关于就业、科研和生活的迷茫与种种难题找到了解决和努力的方向,第二小组的同学们都认为,这次活动实实在在地帮助涉外法治专业的同学们明确了学习方向。通过活动大家增强了专业信心,表示要踏踏实实学好英语与法学两个专业,积极把专业知识运用到服务国家涉外法治事务、参与社会法治建设以及学校相关专业领域的发展中去,用实际行动展现外国语学院青年学子的责任担当。
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英文系
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基层教学组织
2025年3月13日
文字:韩佳宏
图片:韩佳宏
责任编辑:寿似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