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屈文生教授在《中国社会科学》2025年第3期发表论文《殖民话语与近代英美在华“管辖权政治”》。
期刊简介
《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创刊,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辑出版的综合性哲学社会科学杂志,主要发表哲学社会科学前沿研究成果,涵括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历史学、文学、语言学等学科以及跨学科研究的论文等。《中国社会科学》所发表的大量学术研究成果对繁荣和发展中国人文社会科学事业、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社会科学》在不同时期不断推出新人新作,成为当代中国培养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学术带头人的摇篮。经过多年的办刊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形成了实事求是、严谨平实的独特风格。创刊以来,《中国社会科学》一直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被学术界誉为中国最高水平的综合类人文社会科学期刊。
文章简介
摘要:“法律东方主义话语”是英美等殖民帝国在近代中国为争夺“领事裁判权”和“单边治外法权”而运用的表达系统。英美两大殖民帝国在近代中国争夺并确立域外管辖权,但两国各自在管辖权安排和设置上的冲突,造成多重主体和多种法院行使管辖权的乱局。英美驻华领事官、法官、驻华公使等多重主体围绕管辖权的分配、控制和协调展开权力斗争,最终形成一种以“领事官司法”为基底的在华管辖权框架。两国驻华领事法庭、对华专门法院以及会审公堂等不同类型的法院,共同构成英美在华治外法院体系,三者间形成管辖权竞争关系。英美殖民帝国在近代中国行使域外管辖权和适用本国法的历史,不应被部分海外学者提出的所谓“法律多元主义话语”所遮蔽。
关键词:领事裁判权 治外法权 法律东方主义 法律多元主义 管辖权政治
作者简介
屈文生,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翻译协会法律翻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翻译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方向:法律翻译、翻译史、法律史及中外关系史。
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法律文本翻译、研究及数据库建设》及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霍英东基金项目等各类课题8项,其中国家社科重大项目研究成果获得“优秀”等级结项。
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法学研究》《中国翻译》《外国语》等重要学术刊物发表具有跨学科影响力的论文《早期中英条约的翻译问题》《从治外法权到域外规治——以管辖理论为视角》等100余篇,研究成果多次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社会科学文摘》等转载。其中,《从治外法权到域外规治——以管辖理论为视角》荣获上海市第十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第三届方德法治研究奖二等奖。
在剑桥大学出版社、商务印书馆等出版专(译)著12部。其中专著《不平等与不对等:晚清中外旧约章翻译史研究》入选2019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并荣获教育部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专著《从词典出发:法律术语译名统一与规范化的翻译史研究》荣获教育部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上海市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专著《普通法令状制度研究》荣获第三届“中国法律文化研究成果奖”二等奖。参与许钧教授领衔的著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翻译研究概论:1978—2018》荣获教育部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
合作或主持完成的教学成果曾荣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上海市教学成果奖特等奖、一等奖。主要开设《法律英语》《英汉—汉英法律翻译》《法律翻译与中西法律交流》等本硕博课程。
曾入选首届国家高层次人才青年学者项目、东方英才计划领军项目(上海领军人才)、上海市曙光计划。曾荣获第十届“全国杰出青年法学家”提名奖、中国译协首届“优秀中青年翻译工作者”等奖励和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