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拓宽本科生学术视野,深化本科生对人工智能发展趋势的认知,大力提升本科生人工智能素养与跨学科研究能力,2025年4月11日,“人工智能与外语研究: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第五届本科生学术创新大会”在学院东6-227会议室举行。校本科生院教务处韩魏副处长,上海外国语大学多语种智慧教育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王萍教授,学院副院长赵佳教授,各专业教师代表和学院本科生代表90余人参会。
大会开幕式由赵佳主持。她首先代表学院对参与本次大会的嘉宾及师生致以谢意,并就学院2024年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工作与成效作简要汇报。结合人工智能的深度应用与迅猛发展,她概述了本次学术创新大会的举办目的,对同学们积极应用人工智能开展外语研究提出了期许。
韩魏致论坛开幕辞。他代表学校本科生院对论坛的开幕表示诚挚祝贺,并以热点话题“杭州六小龙”切入,浅谈了浙大“创新”精神的传承与发展,并围绕“人工智能”发展前沿,介绍了学校基于创新引导的教育体系的建设历程、AI赋能的教育教学进阶计划及学校为推动师生人工智能素养提升而实施的系列举措。他对外国语学院每年度举办本科生学术创新大会及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显著提升表示肯定,并鼓励同学发扬“创新”精神,以人工智能为契机,主动探索人工智能与外语研究有机融合的研究新视角,力争在科研创新与成果产出上有所突破与收获。
本次大会由王萍作题为“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的语言学习与研究实践”的主旨报告,学院长聘副教授滕琳主持报告环节。报告从“GAI与语言学习”愿景与目标引入,介绍了GAI对语法学习、阅读理解、写作能力培养、翻译技术、口语表达、听力理解等语言学习领域的赋能作用与优势。她以2023年以来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文献为例,分析了语言学习中的大模型,AI在语言学习中的研究,AI在语言评估与反馈中的研究,学习者体验、认知与情感,研究方法与理论框架,研究矛盾与主要争论等GAI密切相关的六个关键领域的研究进展,并分享了她在“大语言模型驱动的译后编辑优化与多智能体翻译教学研究”这一课题的研究成果,为人工智能时代的外语教学与研究提供了重要启示。
大会的学生学术汇报环节邀请了学院3名在人工智能与外语研究相关领域已取得优秀成果或开展项目的本科生进行汇报。2022级英语专业尹清宇基于浙江大学第十届学生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特等奖成果“面向解码器的因果语义优化方法”,介绍了采用Stable Mask方法提升仅解码器Transformer模型在语言建模方面能力的研究思路与过程。2021级翻译专业胡锐涛以“基于熵和机器学习算法的《红楼梦》译者辨别研究”为题,分享了如何基于熵的文本计量特征和四种机器学习算法对两个《红楼梦》译本进行自动译者识别和分析的具体研究,此成果获浙江大学第十届学生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22级英语专业满意以获2024年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项目立项项目为基础,向大家展示了“如何识别大语言模型生成文本?——基于计量特征的英语写作人机对比研究”,项目以英语写作研究为对象,依托语料库与计算分析方法,系统归纳了二语学习者和大语言模型英语写作的本质差异。学生学术汇报环节由西班牙语专业本科生顾兰蕙主持。
“人工智能与外语研究: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第五届本科生学术创新大会”充分展现了我院本科生在人工智能与外语跨学科交叉研究领域的敏锐视角与无限潜力,为推动“新文科+人工智能”的融合发展与人才培养搭建了良好的学生平台。本年度本科生学术创新大会第一阶段在掌声中落下帷幕,第二阶段科研立项答辩会于当天下午按研究方向分三组顺利举行。
外国语学院本科与继续教育科
2025年4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