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之夜,戏剧流芳。2025年4月11日晚,“耕读书社”第三期:正义之辩首场讲座在东五-201圆满举行。本期活动聚焦于莎士比亚经典戏剧作品《威尼斯商人》,特邀北京大学的Thomas Rendall教授为主讲人,带领同学们深入研读这部文学巨作,探讨其中所体现的西方法律体系特征,并结合自然法、宗教法与民法之间的异同展开深刻讨论。指导老师宣奔昂、主持人周莘杰和学生召集人韩佳宏组织全体同学参与讲座,现场学术氛围十分浓厚。
在活动前期,学生召集人与四位领读人召开线下研讨会,制定了各组的课程计划,并且总体上理解了《威尼斯商人》的中心以及阅读方法,为后续系列活动召开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组织基础。
讲座伊始,宣奔昂老师为大家详细介绍了开展本次讲座的深刻意义和系列活动的主要内容。随后,Thomas Rendall教授分享了自己在教授莎士比亚作品方面的经验以及丰富多彩的教学履历,结合多年来的实际教学故事,教授首先提出了学习莎士比亚作品的诸多实用建议,包括:建议学生打印文本并做好批注,查阅相关注释,以便更好地理解文本的深层含义,同时发挥纸质阅读的独特优势。此外,教授还强调注重戏剧剧本的情感起伏和音律变化,学习相关的音频和视频资料,进行朗读练习,这将有助于提升对莎士比亚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在讲座的第一部分,Thomas Rendall教授详细介绍了莎士比亚的生平和创作背景,让同学们深入了解莎士比亚的语言学习经历及其文学创作渊源。关于中世纪的英语到早期现代英语的过渡问题教授也给予了耐心解答,表示这种语言演变对其作品具有独特影响。教授还特别讲解了莎士比亚语言中的中古特色,使同学们对莎士比亚作品的语言风格有了更深的认知。
随后,教授介绍了莎士比亚作品的舞台表现,详细分析了戏剧表演中舞台结构与表演的紧密结合。他通过具体实例展示了莎士比亚剧作的舞台美学及表演技巧,使同学们对戏剧的演绎方式有了更直观的理解。
讲座的尾声,主持人组织进行了互动问答环节。同学们积极踊跃提问,纷纷发表对莎翁戏剧阅读的诸多问题和观点,教授进行了耐心解答。对戏剧抑扬顿挫、重音技巧、男女演员反串演出的讨论问题和后续课程重点进行了进一步阐述。这一环节加强了教授与同学们之间的联系,也让同学们对莎士比亚的作品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
耕读书社第三期首场讲座圆满落幕。后续还将举办5场线上讲座,并安排戏剧工作坊活动,本次活动是耕读书社第三期系列活动的一个良好开端,激发了同学们对《威尼斯商人》乃至莎士比亚戏剧的浓厚兴趣,同学们纷纷表示此次活动是一次不可多得的机会,使他们获益匪浅。同学们将以更加饱满的姿态积极投入后续活动之中,促进个人文学素养的提升以及学院学术氛围的进一步加强。
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英文系
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基层教学组织
图文 | 韩佳宏 谭佳榕
审核 | 宣奔昂 韩佳宏 寿似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