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

第四十六届国际功能语言学会年会圆满举行

发布者:刘芳   发布时间:2025-10-31

2025年10月18日至21日,第四十六届国际功能语言学会年会暨唐兰《中国文字学》法译学术研讨会在浙江大学圆满举行。本次会议由国际功能语言学会、浙江大学中华译学馆、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法语语言文化研究所联合主办,是国际功能语言学学会首次由第四代功能语言学者组织的国际学术盛会,标志着功能语言学研究在新时代背景下迈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具有深远意义。

第四十六届国际功能语言学会年会合影

本次会议开启了国际功能语言学学术对话的新起点。国际功能语言学会创立于1976年,在推动功能语言学研究和跨语言研究方面发挥着重要平台作用。本届年会选择在浙江大学召开,反映出汉语和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在国际语言学研究中的重要性不断提升。随着语言政策、跨语际传播、语言接触类型学等研究的快速发展,中文语料与东方书写传统正越来越成为功能语言学新的经验来源与理论动力。

18日上午,会议在紧邻浙江大学玉泉校区的华北饭店会议中心正式开幕。开幕式由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法语语言文化研究所副所长史烨婷副教授主持。

史烨婷副所长主持开幕式

开幕式上,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中华译学馆馆长许钧教授首先致欢迎词。他在致辞中表示,功能语言学与中国学界渊源深厚。早在六十多年前,马丁内所奠定的功能主义思想便已传入中国,乔治·穆南(Georges Mounin)的翻译理论更是在中国引起广泛共鸣。他指出,在杭州举办此次会议,不仅是学术交流的延续,更是“科学精神与人文气象的美好相遇”。

许钧教授致开幕词

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法语语言文化研究所所长赵佳教授在致辞中回顾了浙江大学与法国多所知名高校的深厚合作渊源,并特别指出浙江大学法语专业是中法教育、科研合作的重要力量。

赵佳教授致辞

国际功能语言学会会长、96岁高龄的亨丽埃特·瓦尔特(Henriette Walter)教授向主办方浙江大学表达了诚挚感谢,并指出本次会议特别聚焦于翻译研究、语言政策及语言描写三大主题,将特别关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为翻译、语言学领域带来的新挑战与机遇。

亨丽埃特·瓦尔特(Henriette Walter教授致辞

国际功能语言学会副会长克里斯托斯·克莱里斯(Christos Clairis)教授在随后的发言中回顾了功能语言学自创始人安德烈·马丁内(André Martinet)以来的四代学术传承。他认为本次会议标志着国际功能语言学派第四代学者正式登上国际学术舞台。克莱里斯强调,功能语言学始终坚持“双重分节”为核心理论,注重语言的动态变化与多样性,是现代语言学的重要支柱。

克里斯托斯·克莱里斯(Christos Clairis教授致辞

开幕式后,来自中国、法国、希腊、卡塔尔、西班牙等国的七十余名学者就“翻译与翻译研究”“语言政策”和“语言及其多样性描写”三大主题展开深入学术对话。

 “翻译与翻译研究”专题共计四场学术研讨,分别由希腊伯罗奔尼撒大学迪米特拉·德利(Dimitra Delli)教授、巴黎城市大学阿齐扎·布歇里特(Aziza Boucherit)教授、浙江大学邵斌教授、浙江大学于梦洋研究员主持。与会学者们突破了传统语言学的研究边界。国际功能语言学会主席亨丽埃特·瓦尔特教授开创性地提出“假朋友”词汇的层级分析理论,为跨语言理解提供了新的分析框架。与此同时,与会专家中英伦葩教授、玛丽亚·齐古(Maria Tsigou)副教授、埃琳娜·贝尔特梅特(Elena Berthemet)研究员、李汶芮副教授等还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翻译时代的语言平等问题、文化负载词的跨语际转换机制,以及政治话语中隐喻的翻译策略等前沿议题。

 “语言政策”议题的四场讨论分别由巴黎城市大学何塞·卡洛斯·埃雷拉斯(José Carlos Herreras)教授、多哈研究学院哈桑·哈姆泽(Hassan Hamzé)教授、希腊爱奥尼亚大学玛丽亚·齐古(Maria Tsigou)副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青年教师王凝博士主持。该主题讨论直面全球化时代的语言治理挑战。尼杰·查塔尔-穆尼(Nizha Chatar-Moumni)教授、张芳副教授、青年教师李梦彧博士和吴景尧博士等学者比较了欧盟区域性语言官方化诉求与中国语言生态保护的具体实践,探讨了阿拉伯语标准化问题,分析了数字时代法语的地位维护策略,考察了三亚国际化旅游城市的语言景观等热点问题。这些研究为构建多元语言社会的治理体系提供了新的思路。

在“语言及其多样性描写”研究主题下,四场讨论分别由巴黎城市大学尼杰·查塔尔-穆尼(Nizha Chatar-Moumni)教授、巴黎城市大学克里斯托斯·克莱里斯(Christos Clairis)教授、巴黎索邦大学弗朗索瓦丝·盖兰(Françoise Guérin)副教授、法国安的列斯大学贝娅特丽丝·让诺-富尔科(Béatrice Jeannot-Fourcaud)副教授主持。与会学者们展示了功能语言学方法论的优势。迪米特拉·德利(Dimitra Delli)教授,青年教师王小溪博士、宗萌准聘副教授等学者围绕多语材料展开深入报告:从汉语方言的共时变异到非洲语言的形态结构,从古希腊方言融合到少数民族语言的保护,从语言接触到语言历时演变,丰富的语料与严谨的功能分析相得益彰,为理解人类语言的结构多样性和运作机制提供了详实的描写与分析。

会议期间举办了“唐兰《中国文字学》法译学术研讨会”圆桌论坛,是本届年会推动中华学术精品走向世界的重要板块。这场汇集了中法两国知名学者的高端对话,就中国文字学经典著作的翻译策略、术语体系构建与国际传播路径等关键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会专家在建立中法文字学学术术语体系、处理古籍引文规范、构建数字平台等具体方案上达成共识,探讨了相关领域的合作意向。

唐兰《中国文字学》法译学术研讨会

年会期间,国际功能语言学会召开了代表大会,经全体代表投票,推选浙江大学青年学者于梦洋研究员出任国际功能语言学会常务理事。

国际功能语言学会常务理事与会议主持合影

本届年会的成功举办产生了多重深远影响。首先,有助于搭建高水平的国际学术对话平台,推动中国语言学研究成果进入国际主流学术视野,促进理论创新和方法论的革新。同时,以语言学研究为纽带,深化文明互鉴与知识共享,为构建平等、多元的国际学术生态拓展新的路径。更重要的是,通过与国际顶尖学者的深入交流,年轻研究者不仅拓展学术视野,更增强理论自信,为学科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会议精彩瞬间


联系我们

电话:0571-88206044

邮编:310058

地址:杭州市余杭塘路866

官方微信学生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