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

浙江大学语言能力发展与评估系列讲座(第七讲)顺利举行

发布者:刘芳   发布时间:2025-11-05

2025113日,浙江大学语言能力发展与评估系列讲座(第七讲)在外国语学院东五教学楼201室顺利举行。本次讲座邀请到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Gary Ockey教授作题为“Rule-based and neural (e.g., large-language model)spoken dialogue systems for assessing rral communication: How do they compare to each other and a human delivery system?”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何莲珍教授主持,吸引了外国语学院众多师生积极参与。

讲座伊始,Ockey教授从“真实性交际”(authentic oral communication)的视角切入,他指出,评估任务的“真实性”(authenticity)体现在测试活动与目标语实际使用活动之间的一致性。真实性交际不仅能更有效地反映受试者在真实语境中的语言运用能力,也有助于对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产生积极反拨。在进一步阐释“真实性交际”时,Ockey教授提出,在当今的技术环境下,设计能模拟真实人机互动的测试形式在语言学习与评估中具有重要意义。

随后,Ockey教授指出,以真人考官为对话者的口语测试虽能实现精确控制与针对性引导,但也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在一对一口语面试中,考官可有意设计特定任务,但该形式与真实交际情境相距甚远;而配对或小组口语测试虽更接近真实交际情境,考生却可能没有足够机会来展示自身语言能力。为应对这些问题,Ockey教授提出了“口语对话系统”(Spoken Dialogue Systems, SDSs)在口语评估中的应用,能够为兼顾口语测试任务的真实性与考生能力的充分展示提供新的可能性。随后,他分别介绍了规则驱动(rule-based)和大语言模型驱动(LLM-based)口语对话系统,并指出两者在识别、应答与控制等方面的差异。

在讲座的最后部分,Ockey教授在话语表现、构念覆盖、反拨作用等方面对比了三种口语评估模式:真人考官、规则驱动和大语言模型驱动的口语对话系统。他指出,未来可通过构建融合规则驱动与大语言模型驱动的复合型口语对话系统(complex SDSs),在增强系统可控性的同时,充分利用大规模语料资源,从而实现更高效、可靠的口语评估。

讲座现场学术氛围浓厚,听众反响热烈。与会师生就口语评估的真实性、非言语行为在评估中的作用等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Ockey教授的报告内容充实、视野开阔,为在场师生带来了关于口语评估未来发展的新启示,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文/图 吴佳奕/石琳

浙江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所

浙江大学语言能力发展及评估研究中心




联系我们

电话:0571-88206044

邮编:310058

地址:杭州市余杭塘路866

官方微信学生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