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子衿讲座”第105期顺利举行

发布者:刘芳   发布时间:2025-11-06

2025年11月5日下午,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第105期子衿讲座在东五201会议室顺利举行。本次讲座邀请瑞士纳沙泰尔大学Martin Hilpert教授担任主讲嘉宾,主题为“New Tools New Questions: On the Evolution of Corpus-linguistic Methods in Historical Linguistics”(新工具,新问题:语料库语言学方法在历史语言学中的演进)。讲座由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邵斌教授主持,吸引了众多校内外师生参加。

讲座伊始,Hilpert教授指出,历史语言学与语料库方法之间存在着天然联系,研究语言演变必须依赖历史语料。Hilpert教授围绕语料库方法在历史语言学中的演进路径,结合个人研究经验,以“树状隐喻”的图形生动描绘了该领域的理论根基、发展脉络与新兴分支。

随后,Hilpert教授回顾了历史语料库语言学迅速发展的三大动因:历史语料库资源的日益丰富、先驱性研究的理论铺垫,以及新型语料分析工具的不断涌现。Hilpert教授展示了如何利用《牛津英语词典》等非传统语料资源拓展研究边界。尽管当前定量研究方法广泛应用,Hilpert教授仍强调定性分析在构建研究问题与概念操作化过程中的基础性作用。

接着,Hilpert教授结合具体研究案例,依次介绍了构式搭配分析、多变量分析以及分布式语义学等语料库语言学的前沿方法。通过分析英语“be going to”构式的历时搭配演变,他展示了如何借助构式搭配分析法揭示语义的动态变化。在探讨英语“myne”“my”构式变体的竞争时,Hilpert教授运用逻辑回归模型,揭示了时间、语音环境与社会性别等多重因素对变体选择的综合影响。最后,他以“the hell out of”等构式为例,说明了如何借助分布式语义学的方法揭示构式语义的历时扩展与演变,充分体现了该研究路径的创新性与启发意义。

在问答环节,Hilpert教授与现场师生围绕多研究方法整合、构式化与构式变化的界定、非交替案例处理、语言个体差异测量及同构原则等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Hilpert教授强调,未来研究应更加关注语言使用中的个体差异,并在方法上注重定量与定性分析的有机结合。

本次讲座内容翔实、视角多元,既有理论高度,亦不乏丰富案例,为在场师生带来了一场关于语料库语言学与历史语言学融合创新的思想盛宴。现场气氛热烈,交流充分,讲座在掌声中圆满结束。

图/文:郑玥/吴侠

审核:邵斌

浙江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所

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子衿学社

浙江大学文学风格计算创新团队


联系我们

电话:0571-88206044

邮编:310058

地址:杭州市余杭塘路866

官方微信学生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