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俄罗斯语言文化研究所的邀请,俄罗斯莫斯科市立师范大学教授、心理语言学家伊琳娜•布勃诺娃前来我院交流讲学。5月13日上午,伊丽娜教授在东六314为俄语所的师生做了一场名为“世界映象的心理语言学视角”的精彩报告。讲座由俄语所所长王永教授主持。
伊丽娜教授首先指出,心理语言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是研究语言构建的本质,即我们如何将想表达的意思转换为词语,或者相反,我们如何将读到或听到的词语转换为隐含于词语中的意思。然而,在交流过程中,词语的意思会因文化、社会及个人心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内涵上的变化,从而导致同一个词语在不同人的脑子里产生不同的涵义,形成不同的“世界映象”。接着,她就“世界图景”和“世界映象”概念作出阐释,不仅逐一分析了维特根斯坦、海德格尔等哲学家关于“世界图景”的定义,而且阐述了维果茨基、列昂捷夫、卢利亚等俄罗斯心理语言学家的相关理论及其相互间的承继关系,对比分析了“语言意识”和“世界映象”概念的异同。之后,她以“忍”字为例分析了该词在俄语、汉语和英语中所能形成的不同的世界映象,借此说明智力水平、社会语言集团特征及个性涵义构成了世界映象形成过程中的几大因素。
讲座过程中,王永教授就所涉及的难点及时为大家做了解释。讲座最后,在座的师生针对报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及想法,与伊丽娜教授展开热烈讨论和交流。讲座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顺利结束。
外语学院俄语所
(史艳梅 文/摄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