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活动

学生活动

翻译专业本科生王圆参加“丝绸之路经济带语言服务产业与人才发展战略”高端论坛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4-05-28

译路漫漫,且行且坚持

翻译专业本科生王圆参加“丝绸之路经济带语言服务产业与人才发展战略”高端论坛

 

517,我院翻译专业2011级本科生、全国翻译赛双项“亚军”获得者 王圆利用参加第二届“语言桥杯”全国高校笔译邀请赛暨“环球网杯”新闻编译邀请赛颁奖典礼的机会,赴西安外国语大学,出席了“丝绸之路经济带语言服务产业与人才发展战略”高端论坛。与会嘉宾有中国外交出版发行事业局副局长王刚毅先生,国际翻译家联盟理事黄长奇女士,陕西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副主任姚红娟女士,北京大学MTI教育中心主任王继辉教授等。各位专家以宏观的视角,从对国家外交、语言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的解读出发,意在重塑翻译学子对翻译行业的信心——这是个大有可为的行业。

管理”以及“专业性”二词频频出现在专家们的口中,足见其在当今社会,乃至语言服务行业的重要性。“管理”要求作为翻译人才,不能仅仅是会翻译,还要学会管理,有管理的意识。因为翻译不仅仅是一项职业,在如今更是作为一种行业,市场需要的是懂经济、会管理、具备综合素质的全方位人才,对翻译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专业性”要求翻译人才术业有专攻。翻译涉及的领域很广,翻译人很难成为全面手,能够培养的是具备自己的优势,有自己擅长的领域。不仅如此,翻译人才要时刻关注该行业领域的圈子,了解行业发展的趋势、动态,紧密联系市场、行业进行实战训练,为成为一个专业性技术翻译高端人才打好基础。

套用黄长奇女士的话“语言服务是全球化成功的要素”,以及在13年全球语言服务行业总营业额超370亿美元,并以每年7%的速度增长,而亚洲所占市场份额却不足7%,结合中国翻译高端人才稀缺的现实前,我们有理由相信翻译行业确实大有可为。

若上午的论坛为翻译学子描绘了今后该努力的方向,树立了成为什么样的译者的目标,下午进行的“应用翻译与人才培养”分论坛就着眼于“坚持”二字。

与会者有北京如文思科技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卫民先生,语言桥翻译集团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朱宪超先生,武汉传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傅强先生,香港棕榈科技集团总经理毛隽先生,以及华为翻译中心西研编译部部长周秋实先生。会上提出两个问题,为什么全国翻译院校这么多,培养的学生这么多,而翻译人才却还是稀缺?为什么翻译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从事的不是翻译行业?这值得我们思考。当然最困扰我们的原因之一是笔译并不挣钱又辛苦,因此很多人都无法坚持。

朱宪超先生在谈到他与英国外交部首席中文译员林超伦博士的交流时,提到他们一致认同的观点:一年入行,三年入门,五年入境,七年入道,无论是笔译还是口译都是如此。从第一年入行开始,以三年笔译100万字,或三年口译100场为标准,你就懂得什么叫口笔译;五年入境,你知道口笔译要达到一定的境界,做到驾轻就熟并非易事;七年入道,至于达到翻译领域的“天法道”的时候,钱就不是问题了。当然,要企及“道法自然”,到达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最高境地,是需要一辈子不断努力的。

朱宪超先生将这一过程比作打磨玉石的必经之路,璞玉也得经过打磨才能从不起眼的石头成为价值连城的玉,这在每个行业都是如此。凡事都是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坚持”自己选择的道路,相信前途就在前方。

王园同学表示,参加此次会议以及随后举行的第二届“语言桥杯”全国高校笔译邀请赛暨“环球网杯”新闻编译邀请赛颁奖典礼,让她增长了不少见识,结识了不少朋友。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翻译一事任重而道远,且行且坚持。

 

                                         翻译学研究所

                                       2014528

 

联系我们

电话:0571-88206044

邮编:310058

地址:杭州市余杭塘路866

官方微信学生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