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外语学院2020年云青年学术论坛顺利举办

发布者:祝秀香   发布时间:2020-06-21

2020619日,外语学院2020年云青年学术论坛顺利举办。论坛旨在为青年教师们提供一个相互交流和学习切磋的平台,促进学者间的学术交流和思想碰撞。本次会议受到“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来自各学科的青年教师、博士后、硕博生等80余人相聚一堂,针对文学、语言学、翻译学和文化学等领域的话题进行了探讨和交流。

(合照)

此次青年学术论坛开幕式由外语学院副院长程乐教授致辞。程乐教授介绍了青年学术论坛的历年开办情况,同时充分肯定了青年学者对学院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所做的努力和贡献,鼓励学者们相互学习、不断进取,接着对此次论坛的主旨发言嘉宾进行了详细介绍:分别是来自南京大学的何成洲教授和来自吉林大学的姜峰教授。

 


上午的大会发言中,何成洲教授做了题为“操演性:从语言学到文学的概念旅行”的报告,为大家介绍了一个跨学科的概念:操演性(performativity)。操演性涉及语言学、哲学、剧场与表演研究、性别研究等。他认为把操演性概念引入文学批评,可以给以文学文本为中心的文学研究范式增加一个新的阅读和批评的维度,揭示文学内涵的丰富性、文学意义生产的多元性以及文学的社会文化功用。


发言结束后,主持人郝田虎教授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操演性作为整体性概念,将文学与社会现实、读者行为等密切联系在一起,能动性强,体现了文学的文化干预功能,并祝贺何老师新书出版。另外,其他参会学者针对操演性的文学实例分析以及文学跨学科研究的可能性等问题与何教授进行了深入探讨。

接下来,姜峰教授作了题为Epistemic positioning by science students and experts: a divide by applied and pure disciplines”的报告,针对不同学科共同出现的学术英语问题,为大家介绍了相关实证研究。学术英语是外语教学与研究的一个方向,它突出目标话语共同体,常以文本为切入点,通过实证描述目标话语共同体共享的特定语言特征、体裁资源和话语实践,并以此组织教学。

发言结束后,主持人孙培健研究员对姜教授独特的科研视角进行了肯定,另外,参会教师针对如何解决公共英语教学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如学生写作中出现的中式英语)、学术英语语料库资源和电脑技术对语义分析和筛选的可能性等问题与姜教授进行了交流。

  

     下午为分会场发言讨论环节。青年学者们按文学、语言学、翻译三个研究方向,分为七个小组。各位学者依次在小组内进行了精彩发言,就自己近期的研究成果与大家进行分享,各个小组讨论热烈,气氛活跃,无论报告人还是观众都收获颇丰。

文学一组的五位老师分享了大家近期的研究。分论坛由卢云老师主持。她首先分享了西班牙19世纪文学中唐璜形象的演变和经典化过程。之后薛冉冉老师从时间叙事角度出发,探讨了俄罗斯当代作家沃多拉兹的新作《飞行员》中文学叙事的合法性及其与历史书写的关系。任洁老师在她的分享中运用文学伦理学理论,指出在开放的脑文本中《寻羊冒险记》中“羊”这个意向隐喻所指的不确定性。汤轶丽老师则分析了朱利安·巴恩斯的几部传记写作中的虚构性和真实性的修辞问题和合法性问题,最后沈扬老师分析了俄罗斯先锋派作家丹尼尔·哈尔姆斯作品中的数字和其文化象征。这些论文主题涉及目前各国文学研究中的关注重点、热点、盲点。分享结束后大家就此次论坛中的相关主题比如文学和历史的关系、真实和虚构的关系,非虚构和虚构文类的壁垒和界限的消弭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探讨了文学的意义本身。此次论坛气氛热烈,卓有成效,与会者都表示受益匪浅,在之后的研究中会继续就相关问题进行交流、探讨。

        

文学二组的发言在钉钉群中举行。分论坛由朱振宇老师主持,苏忱、杨骁、朱振宇、胡文海四位老师进行了精彩发言,刘永强老师、庄玮等老师和学院一些研究生参与了旁听。苏忱老师的发言主题为“多丽丝·莱辛小说《好邻居日记》中的疾病叙事”。苏老师从高蒂(Peter Goldie)的叙事学理论出发,借助高蒂所提出的“情节编织”(emplotment)概念,分析了小说作为“疾病叙事”所呈现出的连贯性(coherence)、意义性(meaningfulness)和情感输入(emotional import)等特点。杨骁老师的发言主题为“《卢卡诺尔伯爵》中男性主导女性的父权幻想”。杨老师运用巴赫金的复调理论,分析了《卢卡诺尔伯爵》的叙事结构,讲解了作品中男性主导女性的父权幻想。朱振宇老师发言的主题为“阿伽门农三部曲中家与国”。朱老师指出,俄瑞斯忒斯在战神山法庭的诉讼中获胜,体现了雅典从贵族制向民主制过渡过程中“国家契约”观念形成的过程。胡文海老师发言的主题为“论芭蕉之‘蝶’与庄子的‘自得’思想”。胡老师通过芭蕉笔下的蝴蝶之句,结合延宝、天和、贞享年间芭蕉风格的变化情况,以及其对《庄子》的学习、理解方式以及借用手法等层面出发,与古代、同时期日本文学中相关的蝴蝶诗词进行比较、系统地论述了芭蕉所受到的《庄子》思想的影响,重新解读了芭蕉笔下的蝴蝶之姿及其深层含义。      

      文学三组由王语琪老师主持,老师们以云会议的方式在钉钉群进行了学术交流。徐春英老师做了题为《玫瑰诗中看生死——艾米莉ㆍ狄金森诗歌的隐喻分析》的报告。徐老师阐述了作者如何以玫瑰为隐喻的始源域,将植物的枯荣映射到精神世界、并表达她诗歌创作的两大主题——死亡观和永恒观。张炼老师的报告《乔叟在中国:译介和翻译的历史》结合比较文学理论、马克思主义批评理论、文化研究理论、翻译研究理论,运用布迪厄的“习性”、“场域”、“资本”等社会性概念,将乔叟的接受置于中国历史、文学、文化、社会语境,梳理了乔叟在中国的百年接受史。王语琪老师的报告《工人、香蕉公司与新闻:〈百年孤独〉中大屠杀中的复调》从工人、香蕉公司与新闻三个不同视角切入观察哥伦比亚诺奖作家马尔克斯的小说《百年孤独》中马孔多镇大屠杀这一情节。王老师认为,大屠杀是马孔多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具有很强的符号意义与分析价值。

语言学一组分论坛由莫春燕老师主持。该分论坛共进行了5个报告,涉及到汉语、英语、德语、法语和西班牙等多种语言。莫春燕老师介绍了影响法语形容词位置的因素。宋晨晨老师分享了日耳曼语言中复合动词的位移现象。杨玲玲老师分析了移动信息技术的使用对于外语学习者学习成效的影响。李莎老师分享自然拼读训练对二语学习者词汇学习影响的相关实验数据。吴昕曈提出了新的汉语话题结构的移位生成机制,并用跨语言证据进一步证明新生成机制的合理性及普遍性。

语言学二组由李文超老师主持,胡洁、薛莉娅、李文超三位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三场精彩的应用语言学和理论语言学的学术大餐。胡洁老师的报告通过PIRLS数据库和logistic regression, 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 decision tree (DT), and 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 (XGBoost)的计算方法,对小学生的数字阅读素养进行了详细分析。薛莉娅老师基于data-driven learning (DDL) activitieslanguage awareness 理论阐释了外语教学中lexical chunks的教学法。李文超老师基于root hypothesis分析了日语复合名词的构词规则。尽管是云交流,尽管各自的研究对象不同,三位老师互相交流,学习了知识,并都认为:“语言学是科学,语言学的研究方法是相通的”。

语言学三组由孙培健老师主持,孙培健、马鸿、左雅、邵斌四位老师为大家带来了四场精彩的报告。孙老师从自我效能、结果期望、职业能动性和外部支持这四个维度探究了新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动机变化情况。马老师通过语料库的研究方法,提出了一个基于规则提取语法模式的方法,并建构了学术英语中高频动词的语法模式频率表。左老师采用非掩蔽启动试验范式,探析了语义透明度对西班牙语名词性派生词加工方式的影响。邵老师首先引入了文化组学的概念,随后详细回顾了近年来文化组学在“数字人文”和“计算社会科”’领域的应用,并探讨了文化组学如何在语言学理论方面进行提升。此外,在最后的问答互动环节,每位老师都耐心细致地解答了观众的提问。

翻译学组的分论坛总共有四名老师宣讲了论文,大家分享了各自的研究进展和成果,进行了热烈地讨论。首先是张慧玉老师做了题为《期望照进现实:MTI项目的挑战及其对策分析》的报告,介绍了她最近与指导学生合作完成的一项实证研究。包雨苗老师作了题为《吴宓的“翻译亦摹仿”论辨析》的报告,从吴宓《论今日创造之正法》一文中关于“摹仿”“创造”和“翻译”三者关系的论述出发,对其核心翻译思想进行多维度的辨析,并提出了一些对中国翻译史研究和翻译概念研究的思考。周闽老师在其题为“Walking in The Dream-Cognitive Mapping and Worldmaking in Translation”的报告中介绍了她从心理学认知映射的理论角度探究《红楼梦》中译本译者翻译过程的研究,提出通过跨学科理论借鉴能更好地解释译者在译介过程中一些常规翻译理论尚无法解释的行为。杜磊老师在其题为《法拉斯奇<元杂剧三种>与海外中国古典戏曲译介的“二元阐释”路径》的报告中,梳理了中国古典戏曲在法国的译介史,探讨了“翻译”与“文学史”两条并行的中国戏曲海外译介路径。   

     本次云青年论坛为翻译学研究所的青年教师提供了交流学术进展,探讨学术问题的宝贵机会,各位老师纷纷表示将来应加强互相之间学术上的切磋与交流。”

青年学者是外语学院科学研究的生力军,是外语学院未来发展的希望所在。学院通过举办青年学术论坛,以期更好地促进外语学院青年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推动青年学者的科学研究更上一层楼,并进一步将学院的科研水平推向更高层次。                     

(文:吴昕曈等 / 图:任洁等)

2020621

                    外语学院科研与地方合作科


联系我们

电话:0571-88206044

邮编:310058

地址:杭州市余杭塘路866

官方微信学生会微信